影/中西醫共治乳癌 北媽成立專責團隊

▲院長吳錫金介紹中西醫共治乳癌成立專責團隊。(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03.21)
▲院長吳錫金介紹中西醫共治乳癌成立專責團隊。(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03.21)

記者洪佳伶 / 雲林報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65歲吳女士,過去無特殊病史,去年初因感到乳房右側有硬塊,自行至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求診。經外科主任賴光啟醫師診斷為乳癌二期,腫瘤約5公分大且已轉移至腋下淋巴結。吳女士聽從賴醫師建議積極治療,經半年化療加標靶治療後,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及為期6週的術後放射治療,目前復原情況良好,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中西醫共治乳癌 北媽成立專責團隊 ▲院長吳錫金與護理人員以護乳頌韻律舞宣導乳癌防治。(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03.21)

外科主任賴光啟醫師說,衛福部2018年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依舊位居榜首,其中女性乳癌更位居癌症前四位,是不容忽視的疾病之一。危險因子包括有肥胖、晚生育、少哺乳、西式飲食…等,初期多無症狀,建議民眾可多利用國健署補助之四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若發現時已有遠端轉移,則存活僅剩1-2成。於手術前可先用藥物使腫瘤縮小,再進行局部切除與放射治療,可兼顧美觀與療效。吳女士於放射治療期間,因背痛及骨骼掃描結果,一度被懷疑癌細胞轉移至骨頭,經放射腫瘤科李芃逸醫師細心診斷,主動會診骨科證實僅是由骨質疏鬆產生的壓迫性骨折,而非已進展至癌症末期,不需要額外的化學治療。

中西醫共治乳癌 北媽成立專責團隊 ▲外科主任賴光啟醫師呼籲婦女朋友,乳癌預防重於治療。(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03.21)

放射腫瘤科李芃逸醫師指出,乳癌治療已邁入個人化醫療時代。以吳女士為例,因其乳癌細胞型態呈現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器陽性,對標靶藥物賀癌平等反應相當好。但未來仍不可掉以輕心,據統計,早期乳癌患者經治療後仍有3-4成機會產生復發或轉移,建議繼續施打標靶藥物滿一年,口服賀爾蒙治療藥物至少5年,並需於門診持續追蹤。

中西醫共治乳癌 北媽成立專責團隊 ▲李芃逸醫師講解乳癌。(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03.21)

中醫部許麗娟醫師表示,中醫是協助乳癌患者在手術之後、接受化療、放療中,因體質不同服用健脾胃的二陳湯、四君子湯,或疏肝理氣及滋陰清熱的加味逍遙散、甘露飲及蒲公英和白花蛇舌草等處方。因中藥可提高患者的體力及免疫力減少因白血球低落而中斷治療,早期的化療常出現的噁心嘔吐、胃口不好、失眠、口乾、口破、味覺改變等症狀,透過中醫的服藥或者針灸介入,協助患者能以較舒適的狀態,完成西醫的療程。

中西醫共治乳癌 北媽成立專責團隊 ▲中醫協助乳癌患者能以較舒適的狀態,完成西醫的療程。(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03.21)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吳錫金表示,乳癌的早期徵兆,經過適當的治療5年存活率第零期為97.5%、第一期為95.6%,國人仍需共同努力宣導乳癌防治的觀念。因此本院備有乳癌篩檢的乳房攝影、磁振造影、及最新放射治療設備「銳速刀」,可精準且快速的打擊各部位的癌細胞。今天成立專責乳癌團隊,由乳癌專家賴光啟、鍾文耀醫師、放射腫瘤科李芃逸醫師、中醫許麗娟醫師等組成,尚有癌症個管師、衛教師、營養師、社工師等參與。並請韻律莊老師帶領團隊跳防治乳癌的「韓國手指舞」,用意在提醒鄉親預防重於治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