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搖晃安撫寶寶恐致死 醫:用「3種方法」止哭也能見效

▲醫師建議孕婦應於懷孕第三個孕期(27~36週)施打百日咳疫苗,提供嬰兒出生後完整的保護力。(圖/截取自pixabay)
▲醫師建議孕婦應於懷孕第三個孕期(27~36週)施打百日咳疫苗,提供嬰兒出生後完整的保護力。(圖/截取自pixabay)

記者汪瑋琪/台北報導

不當搖晃嬰兒恐讓寶寶生命受威脅!國健署發現,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因家長、保母等照顧者,疑似力道拿捏不當劇烈搖晃寶寶,讓寶寶因為腦部受傷而發生「嬰兒搖晃症」的案例發生。醫師建議,嬰兒哭鬧時,可先了解是否有飢餓、尿布濕等生理需求,解決後再透過擁抱、播放輕柔的音樂,或是跟寶寶說話安撫,避免搖晃出現狀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軒軒到了半夜哭鬧不休,爸爸擔心吵到鄰居,立即抱起左右搖晃,試圖安撫讓孩子入睡,沒想到軒軒出現嗜睡、嘔吐及意識受損的現象,經過醫師診斷是「嬰兒搖晃症」所致。軒軒的爸爸不明白為何只是搖晃哄睡,就足以讓軒軒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曾在2017年提出,嬰兒搖晃症可能是劇烈搖動嬰兒的肩膀、手臂或腿部所引起的,而劇烈搖晃產生的「甩鞭效應」會讓嬰兒顱內或眼內出血,雖然通常不會有明顯的頭部外傷,但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台灣兒科醫學會也表示,劇烈搖晃嬰兒其實是一種嚴重的身體虐待,常發生在未滿3歲兒童身上,尤其以2至4個月大的嬰兒最常見。

馬偕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彭純芝表示,臨床上類似案例每家醫學中心一年約1、2例,嬰兒頭部因頸部肌肉穩定度不佳,若劇烈搖晃15至20秒以上,或每秒超過4下以上,腦部的細小血管會因搖晃而扯斷,導致腦部出現缺血性損傷。

彭純芝說,有些家長或照顧者會利用拋接或旋轉方式逗弄嬰幼兒,但這樣的遊戲對寶寶脆弱的腦部可能會造成嚴重傷害,如蜘蛛膜下出血等。尤其新手爸媽們對「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嚴重性不了解,以為需要用拋接或搖晃來哄孩子,容易在未控制力道的情況下不小心傷害到寶寶。

彭純芝建議,嬰幼兒哭鬧時,可先了解是否是肚子餓、尿布濕生理需求所致,並解決其哭鬧原因。此外,除輕微搖晃外,也可透過和小朋友對話、播放輕柔的音樂,抑或是把他放在胸前擁抱達到安撫的作用。若是家長覺得情緒因嬰兒哭鬧感到不耐煩時,千萬不要用搖晃的方式安撫,以免無意識下越搖越用力,導致傷害發生。

國民健康署也提供每位出生的寶寶一本兒童健康手冊,有「新生兒照顧錦囊-不要劇烈搖晃嬰兒」等內容,提供家長、褓姆、祖父母及主要照顧者照顧寶寶的入門技巧及相關提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