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馬糞海膽有多聰明 「砱子」上身演出欺敵神技

▲馬糞海膽的管足相當的發達,可將周圍的海藻、碎珊瑚、貝殼、海綿甚至垃圾吸附於外表,乍看之下猶如丐幫衣服上的補丁。(圖/記者張塵攝)
▲馬糞海膽的管足相當的發達,可將周圍的海藻、碎珊瑚、貝殼、海綿甚至垃圾吸附於外表,乍看之下猶如丐幫衣服上的補丁。(圖/記者張塵攝)

記者張塵 / 澎湖報導

108040202 ▲畫面中這隻可愛的白色海膽,竟然聰明的將俗稱「砱仔」的珊瑚碎屑,覆蓋在自己的身上,形成一種保護色,來避免魚群的攻擊。(圖/記者張塵攝)

畫面中這隻可愛的白色海膽,就是澎湖有名的馬糞海膽,饕客眼中最美味的食物,不過最近在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的展示箱裡面,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這些海膽竟然聰明的將俗稱「砱仔」的珊瑚碎屑,覆蓋自己的身上,形成一種保護色,來避免魚群的攻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08040201
▲馬糞海膽的管足相當的發達,可將周圍的海藻、碎珊瑚、貝殼、海綿甚至垃圾吸附於外表,乍看之下猶如丐幫衣服上的補丁。(圖/記者張塵攝)

根據種苗場的游小姐表示,海膽的殼佈滿了棘刺,可藉以威嚇與抵禦外敵。俗稱馬糞海膽的白棘三列海膽(Tripneustes gratilla),雖然牠們的棘刺粗短,無法讓敵人完全止步,但其管足卻相當的發達,可將周圍的海藻、碎珊瑚、貝殼、海綿甚至垃圾吸附於外表,乍看之下猶如丐幫衣服上的補丁,藉此以達到欺敵的效果。

108040203
▲澎湖的馬糞海膽禁捕多年,不過卻發生愈禁數量愈少的現象。(圖/記者張塵攝)
澎湖的馬糞海膽禁捕已多年,不過卻發生愈禁數量愈少的現象,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自從2018年預告修正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採捕期,由每年「6月16日至8月31日」修正為「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縮短採捕期為2個月,根據公告內容,禁採期間不得有採捕、持有及販賣之行為;開採期間不得有採捕殼徑8公分以下體型之行為。違反公告事項者,依漁業法第60條規定,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15萬元以下罰金。

馬糞海膽種加詞「pulcherrimus」,在拉丁語裡是「最美麗」的意思,對照「馬糞」的名稱相當跳Tone。在奧陶紀早期地層岩石中,可以發現海膽綱生物,它們成功存活至今或許得益於它們的多樣性。希望我們這一代人能好好保護這種稀少的海洋生物,讓海膽不要遭到濫捕而絕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