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密/中華民國的外交勝利 袁世凱與二十一條(下)

▲二十一條最後文本。(圖/截自文化部)
▲二十一條最後文本。(圖/截自文化部)

編輯中心 / 綜合報導

上集看到了袁世凱的幕後操作,而幕前操作就得看當時參與談判的外交次長曹汝霖所留下的《我與二十一條》。當日置益提出二十一條文本離去後,袁世凱留下文本細細詳閱,次日曹汝霖就和外交總長孫寶琦、祕書長梁士誼 3 人到總統府開會,袁世凱憤憤的說日本趁火打劫,尤其是條文的第 5 項千萬不可以和日本商議。又過一日,袁世凱將文本逐條批示,並且要外交部與日本逐條商議,不可以籠統並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加二十一條談判的時任外交次長曹汝霖。(圖/截自網路)

根據曹汝霖的記載,袁世凱批示相當詳盡,除了一些原本就是在日俄戰爭中日本所獲得利益以外,袁世凱幾乎全部駁回,尤其第 5 項亡國條款袁世凱還批示外交部,「不理可也,萬萬不可開議,切記切記。」而袁世凱特別撤換掉時任外交總長孫寶琦,改由外交老手陸徵祥出任外交總長,特別來主持這次與日本交涉會議。這段期間,袁世凱要求外交部官員每天早上都要到總統府開會,根據曹汝霖的回憶,每次談判袁世凱都步步為營,謀定後動。


▲二十一條談判會議照片。(圖/截自網路)

第一項有關旅大南滿鐵路年限問題,陸徵祥對日置益表示,這在前清時代已經談過,日本繼承俄國未滿的年限。日置益則說,只是重訂年限,原則並沒有變更。第 2 項有關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問題,日本公使指出,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經過戰爭後屬日本所有,希望中國給予承認;而青島租借地等日本向德國取得後就交還中國。陸徵祥則回嗆,這是要將來等歐洲戰爭後才能商定,現在不用先行承認。最終沒有答應這一條。

尤其福建省不能讓與他國這一條,陸徵祥義正嚴詞的說,福建是我國行省,怎可能讓給他國?事後還公開發表聲明,中國領土絕不與他國有讓與行為。而最大爭議的第 5 項亡國條款,陸徵祥也駁回日本要求,甚至停止商議。

雙方進入外交冰凍期,在這之間美國還責問日本第 5 項,逼得日本只好告訴美國公使這第 5 項是「希望條款」。另外日本將取消第 5 項後的最後通牒送到外交部,並且調動軍隊,還命令日本國民撤僑,一副準備開戰的樣子,但這些我們在上集就知道,袁世凱早就透過日本間諜掌握一切。

這段時間,外交部與日本 4 個月內開過 30 幾次會議,每次都恪守袁世凱的指示,拖延時間,避重就輕,使得二十一條要求最後決議不滿 10 條,尤其亡國條款的第 5 項逼得日本撤回,已經屬於外交勝利。時任陸軍總長(如現今國防部長)段祺瑞表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願意與日本決一死戰。袁世凱則表示,如日本不撤回第5項,那兵戎相見是最後一條路,但經過外交同仁努力使日本撤回,剩下雖然有損利益,但不是亡國條款。袁世凱還語重心長的對官員們說「此次承認是屈於最後通牒,是奇恥大辱,從此個盡其職,力圖自強,此後或可有為。」還說「朝鮮殷鑑不遠,我國固責無旁貸,諸君亦有責也。」

最後簽署了《民四條約》,其文本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曹汝霖負責將文本交到日本公使館,他在回憶錄寫著「當時,我心感淒涼,有一種親遞降表的感覺。」

「二十一條」的確也沒有給日本人帶來預期的利益。因為經過雙方討價還價之後所簽的條約實際上只有「十二條」:

第一,所謂「二十一條」通過外交談判和袁世凱幕後的「陰謀運作」,最後簽定的文本實際上只有「十二條」,即《民四條約》(即,民國四年對日條約)。

第二,原「二十一條」中的第 5 項共 7 條,根本沒有簽訂。

第三,原「二十一條」中的第 4 項全部刪除。

第四,原「二十一條」中的第 3 項共有 2 條,刪除 1 條。

第五,剩下關於山東和滿洲的 11 條,最後簽訂的條件與原先提出的條件大為不同,不是「留待日後磋商」,就是加進了限制的條件。

雖然這個條約讓日本在滿洲及山東的勢力有所鞏固,但這個條約基本上實現了袁世凱的願望。就算是簽署的12條,袁世凱也要曾叔度去想辦法破壞。袁世凱對曾叔度說「滿洲外的要求,我儘量全數駁回。滿洲內的要求,多少答應幾點,而這幾點縱答應了,我有辦法要他等於不答應。不但如此,我還要殺他個回馬槍!」


▲首任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圖/截自維基百科)

據曾叔度提供的史料,條約簽定後,袁世凱讓他草擬一個「破壞」辦法,曾叔度還真搞出了一個,內容大致有,破壞中日國民雜居,應該制定一個外僑內地雜居條例;破壞日本人的租地、購地,應該制定一個外僑永租地權條例;破壞日本人可以擔任中國警察顧問的約定,應該制定一個聘僱外人的條例。曾叔度的意思很清楚,在法律手段中寓以限制之意,即能暗中破壞條約。

袁世凱認為這種辦法太笨。他說:「我已規劃好了:購地租地,我叫他一寸地都買不到手;雜居,我叫他一走出附屬地,就遇到生命危險;至於警察顧問用日本人,我用雖用他,每月給他幾個錢罷了,至於顧不顧,間不問,權卻在我。我看用行政手段,可以破壞條約,用法律破壞不了。其他各條,我都有破壞之法。」

根據陶菊隱的《袁世凱傳》裡指出,簽署條約後袁世凱心神不寧,除了將簽定合約的 5 月 9 日訂為「國恥日」,還撰寫一本書叫《中日交涉失敗史》,印刷了 5 萬冊,密存山東模範監獄中。他經常對左右說:「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終有肉袒牽羊之一日,到那時,此書就可以問世啦。」只可惜還沒看到這一日,袁世凱就過世了。


▲中華民國還曾因國恥日放假一天。(圖/截自網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