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大溪老街歷史建築 「源古本舖」修復中

▲原為老餅鋪「古裕發商號」的源古本舖,由古家後代子孫努力保存維護,現文化局再加以修復,盼成為最能敘述大溪老街故事的歷史場。(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原為老餅鋪「古裕發商號」的源古本舖,由古家後代子孫努力保存維護,現文化局再加以修復,盼成為最能敘述大溪老街故事的歷史場。(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李書璇/桃園報導

大溪老街上一棟擁有180年歷史的老建築「源古本舖」,建築完整保存三進式格局,擁有老房子少見的雙店面、雙中庭;並於98年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桃園市文化局1日宣布,源古本鋪第二、三進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正式開工,預計107年8月完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局表示,這棟老屋昔日是大溪人最喜愛的老餅鋪「古裕發商號」店鋪所在,走過百年歷史,雖然已不再經營糕餅,但在古家後代子孫致力於保存維護歷史建築的群策群力下,逐漸化身為大溪地區獨具歷史文化特色的藝術基地。

事實上,「源古本舖」在民國101年時便獲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完成第一進屋面修復,為使歷史建築可以更加妥善修復及再利用,桃園市政府再次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補助修復經費,總經費達4,086萬4,000元整,由文化部補助2,247萬5,200元,市政府配合1,430萬2,306元,所有權人自籌408萬6,400元。此次修復範圍包含歷史建築第二進、第三進及附屬空間,預計於107年8月完工。

文化局強調,未來在修復過程中,工地現場將成為「歷史建築實境修復教室」,提供各國內大專院校之建築及文化資產等相關系所實務教學場域;並在修復之後,持續提供精緻茶食的糕點與茶飲,以推廣雋永馨香的茶文化,同時延續「古裕發」商行原糕點產業精神,並提供一處充滿大溪聚落與和平路街道故事的敘事場所。

桃園市副市長游建華表示,曾獲文化部「古蹟歷史建築管理維護」特殊表現獎的「源古本舖」,對歷史建築永續經營的精神著實令人驚豔;相信本次修復二、三進空間後,能有更創新更永續的經營模式,為大溪和平路歷史街區提供一優良保存及再利用範例,並期盼能逐步推廣至整體歷史街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