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大平製茶工廠 列冊追蹤評估列入古蹟歷史建築

▲新竹縣文化局長張宜真(左)勘查荒廢的大平茶工廠,將列冊追蹤。(圖/新竹縣政府提供,2017.4.20)
▲新竹縣文化局長張宜真(左)勘查荒廢的大平茶工廠,將列冊追蹤。(圖/新竹縣政府提供,2017.4.20)

記者常似虎/竹縣報導

新竹縣新埔鎮大平製茶工廠已閒置30餘年,因屋頂損毀嚴重引起地方人士及縣府團隊的重視,縣政府文化局長張宜真特於20日上午邀集倪晶瑋、鍾心怡等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及大平製茶工廠所有人劉邦棟至大平製茶工廠現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古蹟歷史建築審議會議工作小組初勘,建議列冊追蹤、優先進入指定登錄程序;接下來文化局將委請專業團隊進行本建物之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後續進入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議。文化局將持續與所有權人充分溝通,以保存本縣茶產業文化資產。

除大平製茶工廠外,審議委員同步至新埔鎮公所、潘錦河宅、蔡世英先生宅、芎林上山集會所及下山鄭氏宗祠等6個公有建造物逾50年者及日治時期傳統建物,決議以上建物是否列冊追蹤,作為下次審議委員會之基礎資料。

新埔四個現勘點分別為大平製茶工廠、新埔鎮公所、潘錦河宅、蔡世英先生宅,除大平製茶工廠外,其餘三處均為民國90年完成之日治時期建築普查報告列入評比之建物;新埔鎮公所為日治時期新埔街役場,竣工時間為1937年(昭和12年),是二層樓RC造,外觀以洗石子裝修之建物;蔡世英先生宅為RC造、洗石子表面裝修之一層樓建物,目前閒置中。

潘錦河宅為混合RC、木造之二層樓建物,現為桂花園人文客家餐館;芎林上山集會所為公有建造物,興建完竣逾50年,因近日土地所有權人申請拆屋還地,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應由文化局先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下山鄭氏宗祠為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竣工之一堂八橫伙房屋,為民國92年間新竹縣傳統建築普查有價值建築之一,但103年時已大幅度改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