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PO〉小米上市後 雷軍持股料稀釋至25%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小米上周已提交上市申請,預計年中在港上市。交銀國際昨 (7) 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在 IPO 前,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持股為 31%,上市後,其持股比例估計將稀釋至 25%,不過其投票權仍超過 50%,仍為絕對控制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港《文匯報》援引交銀國際的報告指出,小米 IPO 前雷軍為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 31.4%,聯合創始人林斌及黎萬強持股比例分別為 13.33% 及 3.24%,假設本次融資 10%,考慮到 ESOP(員工持股計劃),在 IPO 後,估計雷軍持股比例約為 25%。

另外,小米實行「同股不同權」架構,A 類優先股每股對應 10 票投票權,IPO 後,雷軍投票權超過 50%,仍是公司絕對控制人。其他財務投資人還包括晨興,啟明、IDG、GIC 等。

報告對小米主要業務模式進行了分析,指其經過 2016 年相對低潮的手機銷量,2017 年的毛利潤年增 109%,至人民幣 152 億元,毛利潤率較 2016 年提升 2.6 個百分點到 13.2%。

分業務來看,互聯網服務毛利率達到 60.2%,智能手機及 IoT 毛利率約為 8%-9%,互聯網服務由於毛利率高, 雖然對收入貢獻小,但對 2017 年毛利潤貢獻達到 39%。

在智能手機的銷售價格上,根據招股書申請版本資料,2017 年小米手機每台平均售價人民幣 881.3 元,較 2016 年基本持平。報告認為由此可以看出,小米手機中低端機型銷量更高,主要原因是小米在印度市場主要銷售紅米 Note 4、紅米 4 以及紅米 4A 三款智能手機,紅米系列均為低端機,價格便宜,其中紅米 Note 4 及紅米 5A 價格均低於 1,000 元。

在新零售業務方面,報告估算 2017 年小米連接終端設備數量 (除智能手機) 達到 8300 萬 (按照連接設備在全球消費 IoT 產品市場份額為 1.7%),平均每設備銷售價格為人民幣 281 元。

在互聯網服務方面,2017 年廣告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 56 億元,年增幅 46%。雖然廣告收入只佔公司營收的個位數,但報告認為小米廣告收入量級在行業內僅次於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今日頭條,微博,未來的廣告業務依然有增長空間。

至於小米金融,根據公司披露,2017 年小米金融業務的收入及稅前淨利潤佔小米集團營收和稅前淨利潤 0.7%/0.2%。據此,報告估算小米金融收入和調整後稅前淨利約為人民幣 8 億元及人民幣 1500 萬元。小米金融總資產佔集團總資產 14.1%,約為人民幣 127 億元。報告預計小米金融會在不久的將來分拆。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