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俄國Tu-95進入防空識別區 美派最強F-22戰機攔截

▲俄羅斯Tu-95與Su-35進入阿拉斯加的美國防空識別區,美軍派出F-22升空攔截。(圖/北美防空司令部)
▲俄羅斯Tu-95與Su-35進入阿拉斯加的美國防空識別區,美軍派出F-22升空攔截。(圖/北美防空司令部)

記者呂炯昌/ 綜合報導

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表示,一架俄羅斯Tu-95戰略轟炸機進入美國阿拉斯加以西的防空識別區(ADIZ),美軍派出F-22隱形戰機攔截。不過,F-22屬於高操作成本戰機,頻繁攔截俄國轟炸機可能造成F-22過度損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國防部落格」(Defence Blog)網站報導,有2組俄羅斯軍機進入美國防空識別區,分別是2架Tu-95轟炸機與2架Su-35戰機,Tu-95由北向南飛,稍後出現的Su-35戰機由南向北飛。雖然俄羅斯軍機在國際空域飛行,但是由於已進入美國劃設的防空識別區,因而派出戰機攔截監控。

由於Tu-95能夠長時間滯空飛行,因此美軍透過E-3預警機與地面站管人員提供戰情資訊,而F-22戰機則是掛上副油箱,在不要求雷達匿蹤的情況下,與Tu-95伴飛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不過,由於F-22每小時操作成本高達38000美元(約120萬台幣),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提醒美國空軍,必須注意出現密集攔截任務,是否會造成F-22的過度消耗與操作成本負擔。

Tu-95一飛超過一甲子

1944年時,有3架美軍B-29轟炸機在轟炸日本之後於迫降於前蘇聯境內,隨後遭到蘇聯扣留,圖波列夫(Tupolev)設計局便以B-29為藍本研發出Tu-4轟炸機,之後更陸續研發出Tu-80與Tu-85。1950年代,前蘇聯決定以馬力更大的渦輪螺旋發動機取代傳統活塞發動機,因而誕生出Tu-95戰略轟炸機。

Tu- 95於1955年首度試飛,並於同年7月的巴黎航空展中亮相,北約代號為「熊」(Bear)。Tu-95採用4具NK-12MV型發動機,每具可提供15000軸馬力;採後掠中單翼、後掠升降舵式水平尾翼、單垂直尾翼設計;成員包括10名操作組員;固定武裝為位於機背、機腹與機尾的雙連裝NR-23 23公厘機砲。

雖然Tu-95飛行速度比噴射機緩慢、無雷達匿蹤能力,但是能夠攜帶巡弋飛彈、反艦飛彈與核彈發動攻擊,仍是具威脅性機種。海軍型的Tu-95稱為Tu-142,主要改裝為增加燃料攜帶量、反潛偵搜設備,取消機上的砲塔。

前蘇聯時期,一共生產超過500架Tu-95轟炸機,包括前蘇聯、俄羅斯、烏克蘭與印度都曾使用。俄羅斯目前有約不到60架Tu-95MS擔任戰略轟炸任務,預計服役至2040年,與美軍B-52H轟炸機都是服役超過60年的長青機種。

國軍曾多次攔截Tu-95

冷戰期間,Tu-95為刺探周邊國家軍情的主力機種,包括日本、挪威、美國阿拉斯加、朝鮮半島附近領空都經常出現Tu-95的身影,迫使這些國家必須頻繁派出戰機攔截這種祖父級的機種。冷戰結束後,曾經因為俄羅斯經濟不佳,減少了Tu-95長途飛行任務。

由於烏克蘭問題,導致俄羅斯與歐美等西方國家關係陷入緊張,Tu-95又再度頻繁出現在美國、歐洲與日本周邊空域。

過去俄羅斯在越南金蘭灣租借基地,因此經常有Tu-95沿西太平洋飛行往來西伯利亞與金蘭灣,並多次進入我國防空識別區,迫使國軍派出戰機攔截。Tu-95最近一次侵入我國防空識別區是在2010年3月,當時一架Tu-95由北往南飛,不過由於停留時間極短,並隨即轉向,因此花蓮基地第五聯隊並未派遣飛機加以攔截、驅離。

▲俄羅斯戰略空軍Tu-95戰略轟炸機能夠發射核彈。〔圖/美國海軍〕 ▲俄羅斯戰略空軍Tu-95戰略轟炸機能夠發射核彈。〔圖/美國海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