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加強影響天氣技術 專家憂成「武器」威脅鄰國

▲中國國務院發布的有關影響天氣技術的消息,引起外界擔憂其可能對鄰近國家、地區造成的影響;中國方面則認為,天氣技術是道德問題,只會應用在改善旱災等情況,不會用於威脅他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國務院發布的有關影響天氣技術的消息,引起外界擔憂其可能對鄰近國家、地區造成的影響;中國方面則認為,天氣技術是道德問題,只會應用在改善旱災等情況,不會用於威脅他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

中國國務院12月初發表「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展目標為至2025年,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里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里以上;2035年推動中國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服務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彭博社》(Bloomberg)發表評論,認為國際社會應該正視影響天氣技術可能帶來的隱憂,儘早透過公約、合作等方式處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博社》評論指,通常中國天氣工作的項目在適度範圍內:讓乾旱地區降雨、減少破壞農田的冰雹,但近期中國在影響天氣技術的技術上開始展現野心。中國國務院的發展目標雖然只是個藍圖,但外界對潛在軍事用途的擔憂確實提升,不論是中國還是整個世界,都是急需解決的隱憂。

評論指出,除了旱地降雨,美國在越戰期間也透過人造雨打擊越南敵軍的交通、空軍,因此催生了1978年的聯合國《禁止為軍事或任何其他敵對目的使用改變環境的技術的公約》(ENMOD);而中國也在2005年批准該公約,但對於操控天氣、環境的企圖並未停止,其中一例是2008年北京奧運,在北京周遭人工降雨以維持首都天氣晴朗。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08年北京奧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17年中國投入1.75億美元,購買897個火箭發射器,讓10%的領土增加降水。一年後,中國航天、國防公司傳出正在興建數千個燃燒室以在青藏高原上進行人工降雨。根據美國數十年前的經驗,即使是最保守的天氣技術也足以讓鄰近的國家感到擔憂。不少亞洲國家已經意識到中國的天氣技術將會對自家降雨、水源的影響,天氣變化可能是個外交壓力,更糟的是它將作為一種武器。

《彭博社》評論,目前只有透過國際公約才能夠約束改變環境的技術,或是將技術作為對抗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方式,各方應該考量國家之間天氣合作的使用,包括數據共享。雖然說服中國與其他國家分享資訊可能是件難事,但國際社會必須解決此事否則烏雲將至。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對英國《衛報》警告世界警惕中國控制氣象的文章評論,認為「人類距離能操縱氣象還遠得很」目前為止人類唯一能夠短期控制天氣的技術為「人工降雨」並指出,在中國內外氣象科學研究中很少出現「氣象武器」這個話題。

《環球時報》評論指,操縱天氣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道德問題。中國在氣象研究和人工改變天氣方面取得極大進展,並擁有數十年透過人工降雨減災的成功經驗,但從不會把氣象技術當作武器來威脅其他國家、對他國造成實質性傷害。

▲印度政府於2004年派出飛機製造人造雨,以解決東南部安得拉邦的乾旱。(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印度政府於2004年派出飛機製造人造雨,以解決東南部安得拉邦的乾旱。(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