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校正回歸」非自創 府院高層指數字藏防疫三爭點

▲「校正回歸」一詞近日引起各界熱議,府院高層表示,校正回歸得重點在於能否精準判斷出每天確診人數,有助於控制疫情。(示意圖,圖中人物與內文無關/軍聞社提供)
▲「校正回歸」一詞近日引起各界熱議,府院高層表示,校正回歸得重點在於能否精準判斷出每天確診人數,有助於控制疫情。(示意圖,圖中人物與內文無關/軍聞社提供)

記者胡宥心/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本土確診數每天都在攀升,22日防疫指揮中心突然拋出「校正回歸」,之後連續4天都有校正回歸的數字,讓民眾驚慌是否為指揮中心蓋牌?府院高層解釋,這個詞全世界都有用,目的是要回補過去來不及通報檢驗的數字,但每天新增的校正數字背後,藏著三大爭點,一是凸顯的是台灣檢驗量能不足、疫苗數量不足、和地方政府拚命普篩,卻無力處理篩檢後呈陽性確診者的三大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府院高層分析,校正回歸這個名詞主要是統計學名詞,全世界65個國家都做過疫情的校正回歸,絕對不是台灣自創的名詞。主要是要解決登錄不全的問題,校正重點不在於把全部補登錄的確診數都放在特定天數,而是要辨識出確診的時間在哪天,再補回去。

該人士指出,大家第一時間對這個名詞那麼驚訝,主要就是去年一整年台灣沒那麼多確診,現在到處各縣市都在做快篩,快篩後又要做PCR(核酸檢測),全台目前PCR檢驗能量一天只能幾百份,但各縣市要做PCR的份數是上萬份起跳,自然有落差。

府院高層表示,造成篩檢塞車的原因,還有就是各地政府都鼓勵快篩,連無症狀民眾都為了求安心去快篩,快篩最麻煩的就是會出現偽陽性、偽陰性問題,偽陽性必須再驗PCR,像台中朝陽大學2天共快篩1168人,有29名陽性,再送PCR核酸檢測,確認全數陰性。這期間又是一番折騰,最後結果幸好是陰性,而最害怕的就是快篩出偽陰性,結果回去後又造成社區傳染。

為何PCR檢測能量不足?該人士解釋,一台檢測機器要3百萬元,就算緊急加買,檢驗人力也無法一時提升,台灣一天檢驗量能大概就是300至400的人數,如果快篩量一直提升,一堆偽陽性,只會把台灣醫療量能耗盡,後面PCR檢驗量能又上不來,長期下來拖垮就是台灣防疫。

何為解決之道,該人士也說,就是靠疫苗。疫苗何時來,據透露,6月中跟6月底分別有2批進口疫苗抵台,7月底國產疫苗上路,也能舒緩國內疫情。而陳時中今(25)日也在防疫記者會上首度公布疫苗預計到貨時程,6月預計有2百萬劑進口疫苗、8月底有1千萬劑。希望疫苗施打更加普及,也是台灣控制住疫情的關鍵,不過對於是否為進口還是國產疫苗,陳時中則未透露。

該人士也說,現在在野黨吵「校正回歸」四個字的意義根本不大,要了解的應該是說校正回歸背後的數字怎麼來的,相信只要每天指揮中心公布的回歸數字下降,就代表防疫成效有見效。

為何之前沒有校正回歸,卻在22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卻突然公布校正數字?知情人士透露,之前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診數,是前一天晚上12點收到的,這套通報系統很複雜,需要填寫的東西太多,當地方篩檢量暴增時,地方政府要花很多時間在處理的不是陽性報告,而是「陰性報告」,等到整批進入疾管署系統時,已經有時間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號發現數字有落差,連夜清點,簡化通報流程,22號向行政院說明狀況。(圖/指揮中心提供)
知情人士透露,數字一定要地方要往上報,第二天中午才能在防疫記者會跟外界報告,半夜就是在編案號,地方報的為什麼會晚?就是因為通報程序複雜,篩檢站一直在設立,申報流程又困難,當指揮中心發現通報採檢數跟實際驗出來的結果有落差,比如說採了1萬件但結果只有5千件,查了才知道程序太複雜,所以有另外5千件塞車,不管有沒有確診,都已經塞在那邊。

據了解,指揮中心其實在19號就發現落差這件事,就是採檢的跟報回的案例數量有一段距離,因此開始著手簡化通報表格,簡化後速度就變快了,20號他們回頭清理地方政府未能登錄的資料,北市清出1萬多筆、新北市也有清出1千多筆未上傳採檢個案,導致有上百個確診病例資料未能順利回報中央。

據了解,清查完畢後,22號陳時中在上午的疫情會議中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明,也提到指揮中心已經初步簡化系統,下一步就是優化程序、加速回報,蘇貞昌當場指示政委唐鳳協助研究簡化通報流程。至於為何22號以後每天仍有校正數字?陳時中22日回應記者採訪指出,之前的1萬4千件已經消化完了,但還有陸續要補登的數字,一旦有驗出來的,數字都會立刻公布,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它解決,回歸到正常狀況。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