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兆立/五倍券該改就改 別再嘴硬不認「蘇」

▲行政院長蘇貞昌。資料照。(圖/翻攝自共訊畫面)
▲行政院長蘇貞昌。資料照。(圖/翻攝自共訊畫面)

文/李兆立

因應今年本土疫情對台灣經濟產生更直接的衝擊,行政院宣布仿照去年「花一千,領三千」的三倍券設計,加碼成「花一千,領五千」的「五倍券」來加倍振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情重創之下,許多國家都在發錢紓困振興,沒人會說不該做。奇怪的是,今年明明更有振興需求,行政院的方案推出後卻引來更多爭議,不只在野黨和學者專家,就連民進黨立委都都一再呼籲閣揆蘇貞昌三思,到底怎麼了?

當然也有人質疑,許多問題不是去年發三倍券時就吵過了嗎?此時為何又要再吵一次?

關鍵在於,今年的客觀情勢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本土疫情造成更大的經濟影響,全球疫情更不知道要延燒和變種到幾時。然而,國家舉債額度和銀彈是有限的,正好去年已經發放過,就該來好好比較審視一下,怎樣發錢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因此,行政院確實不該急著拍板,而是好好想清楚以下問題,再平心靜氣地給出理想的答案。

第一個問題,一定要民眾「先掏錢,再加倍」嗎?

從去年到今年,行政院給的標準答案始終是,要讓大家先掏錢,才能更鼓勵大家把換回來的N倍券都花光,達到刺激消費的效果。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依據行政院統計,2020年「花一千,領三千」的三倍券,預算執行率高達94.01%,兌付率(店家拿券去銀行換錢佔總領券金額的比率)高達95.3%,乍看之下,確實有助於大家把券都花掉。

然而,對照2009年「免花錢,直接領三千六」的消費券,預算執行率亦高達99%,兌付率則高達99.5%。這樣看來,有沒有要大家先花錢,並不影響大家領券和花光光的強烈意願。

其次,正如同執政黨立委也提出的,去年台灣成功將疫情擋在國境之外,國內影響較小,要大家先掏一千也就罷了,但如今疫情進入本土,台灣更經歷了兩個月的三級警戒,許多企業和勞工明顯比去年受到更多影響,卻還要大家一樣先掏一千,就必須給出更有力的經濟論據才行。

事實上,行政院在遭連番質疑後也改口,規劃將「免付一千」的人數從原本「經濟弱勢」的109萬人,一口氣擴大到「曾領取紓困」的900萬人,幾乎是總人口的四成。既然如此,繼續堅持要大家先掏錢的理據到底是什麼呢?難道就為了保住「加倍」這個蘇院長的得意之作?

三倍券比起振興券,確實是一個更亮眼且更有鑑別度的政策口號,但如今客觀條件差距不小,實在無法再複製貼上。畢竟,政策合理度比口號亮點度更重要。

第二個問題,發券一定比發現金更有效嗎?

政府發錢擴大內需,最擔心的就是「替代效果」,也就是「民眾把錢拿花在原來的生活支出,甚至直接存起來」,畢竟銀彈有限,發出來是要點火和振興經濟的,而不是增加民眾存款用的。

然而,政府發錢想要達成的「乘數效果」常常難以計算,因此在討論各國發錢的振興成效時,我們更常用「多少錢拿去消費」和「儲蓄率」來進行評估。

例如,學者張健一就指出,美國和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間多次普發現金,研究結果卻發現日本人的儲蓄率攀高,美國人則是僅拿1/3出來消費,顯示成效有限。

那麼,發券就能閃過替代效果的魔咒嗎?2009年消費券,同樣是「發券不發錢」,同樣是「限期花完」,當時的振興成效究竟如何,審計報告是這麼說的:「民眾將消費券用於原日常支出約72.07%,民眾不會因有消費券購買較貴或較多商品,加碼消費效果未顯現。」

換句話說,發券雖然不能直接存起來,但可以拿去花在生活消費上,然後把原本要花的錢存起來,手續確實是複雜了點,但真正的額外消費,比美國的1/3更低。

至於2020年的三倍券,不知為何並未在成效評估中進行上述調查,但還是可以從儲蓄率窺見端倪。台灣2020年第一季的儲蓄率為34.9%,全球疫情炸開的第二季為37.98%,三倍券發放的第三季39.03%,「振興完」的第四季為39.23%。

是的,跟各國的發現金相比,台灣的發券同樣難逃替代效果,額外增加的消費金額大打折扣,儲蓄率也一樣攀升,卻還要額外負擔票券印製和發放的行政成本。

當然也會有人說,發券才能加碼。這點是事實,去年不僅三倍券,政府還同時發了安心旅遊補助、藝fun券、動滋券、農遊券及客庄旅遊券,再加上一堆企業優惠加碼,所動員的資源其實遠遠超過了三倍券預算帳面上的510.51億元。

然而,挹注了這麼多的加碼,正是好好研究政策效果的良機,審計報告卻直指「執行效益之評估尚待強化 」,原因是明明9成民眾選擇領用實體券,經濟部評估報告卻選擇僅有1成的數位券消費額來計算整體效益,也沒有替代效果相關調查。

在談成本時,就刻意只強調預算510億元;在談效益時,就刻意選擇消費額較高的樣本來宣傳成效上看千億。若納入儲蓄率來看,也無法證明台灣發券的實際效果,比其他國家發現金更好。因此,到底發券還是發現金,真的要配合其他考量,綜合思考後再做決定。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該思考的問題。發給誰,發多少,才是振興的關鍵。

如同前述,各國在疫情期間多次普發現金,但卻大量轉為儲蓄而非消費,關鍵原因是民眾的經濟生活和經濟信心受到疫情太大的打擊,當然會想多存點餘糧來度過經濟寒冬,替代效果來得一點都不意外。

同樣的民眾心理,其實也出現在今年的台灣,當曾領取紓困的人口比例已將近四成,全球疫情依舊肆虐,受害最重的旅遊、零售、餐飲業等,也在必要的防疫措施下(社交距離、隔板、梅花座)難以施展原有的經營能量。

換句話說,民眾消費此時趨向保守,確實保守得理直氣壯,而振興方案的最關鍵課題,就是拿出足夠的力道,來扭轉這樣的保守心理,改變民眾的消費模式,不只是「把政府發的錢花光光」,更要「比原本規劃的更多額外花費」。這也是為何各方一再呼籲行政院將發放時間延後,不要急於此時,所幸政院這點有從善如流,目前規劃改為疫情更穩定的十月發放。

這樣一來就很能理解,為什麼三倍券沒能打破替代效果的魔咒。這跟「有沒有先掏錢」或「是不是發現金」的關聯性不大,而是每人發兩千的力道,並不足以改變原本的消費,進而扭轉及提振內需。

那麼,今年五倍券的發放力道,從兩千翻倍成四千,就足以扭轉了嗎?不要忘了本土疫情尚未遠離,且造成的經濟衝擊至今仍未恢復,大家也不知何時能回到本土疫情前的生活步調及經濟狀況,民眾的保守心理肯定明顯比去年大,四千的成效恐怕仍相當有限。

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方案可以思考。第一個方案是「全面再加碼並限期花光」,例如有民進黨自家立委提到的一萬元,在短時間內要花掉這筆錢,確實就更有可能創造出額外消費,例如添購原本需要但缺錢購買的電器,或是在添購時升級購買更好的品牌,藉此將內需市場的消費力道刺激出來。

然而,振興紓困所剩的預算有限,要再度舉債來發錢恐怕也要更顧慮財政紀律,因此第二個方案是「排富後精準加碼發放」,如此一來可減少財政支出,二來根據研究,高收入者的替代效果往往更高,若將發放力道加碼,並集中在邊際消費更高的族群,創造的消費力道可望更大。

總結來說,政府此時思考振興是有必要的,但正是因為去年已經發過了,而今年的處境更艱難,所以更該誠實面對三倍券的執行成效,認真對比國際經驗和各方建議,好好推出一個振興力道充足的方案,而不是執著於「加倍」或「發券」,深怕改了就是對去年政策的自我否定,而堅持在無謂的論戰中打轉。

比起行政院長的面子,幫民眾把裡子振興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李兆立/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