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利空紛擾 台股9月重挫3.18%、創今年單月最大跌幅

▲受到本土疫情大爆發影響,台股今(17)日賣壓沉重,早盤重挫逾550點,終場下跌473.20點,以15353.89點作收,不過就有網友認為「也還好」,貼文一出,掀起熱議。(圖/NOWnews資料照)
▲受到本土疫情大爆發影響,台股今(17)日賣壓沉重,早盤重挫逾550點,終場下跌473.20點,以15353.89點作收,不過就有網友認為「也還好」,貼文一出,掀起熱議。(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許家禎/台北報導

受到美債殖利率快速彈升、美國債務協商問題,以及中國大陸雙限政策等衝擊,台股本週表現失利,週五收盤大跌363.88點,跌幅2.15%,終場收在16570.89點,再度跌破除年線外的所有均線,也導致週K線拉出一根長黑K棒,全週重挫-3.99%,大跌689.3點,平均日成交金額3022.63億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台股重挫,三大法人本週出現「外資丟、投信撿」,投信法人力挺台股,當週逆勢買超75.91億元,惟自營商賣超192.37億元,外資更是大舉自台股提款862.14億元,導致三大法人本週賣超台股金額達978.6億元,逼近千億的水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除了自營商站在賣方,賣超台股333.99億元,投信與外資法人仍站在買方,9月分別買超97.12億元與57.43億元。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指出,9月全球市場不平靜,特別是下旬起一連串國際事件,包括恆大債務危機、FOMC會議決策、美債上限議題、中國大陸雙限政策等多項影響因素環繞下,導致台股出現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單月跌幅、9月重挫3.18%。

至於下周台股走勢,葉獻文認為,由於中國股市已經開始十一長假,至10月8日才會恢復交易,本週中國大陸的雙限利空多已反映在股價上,美國參議院也在9月最後一天通過臨時預算案,避免聯邦政府關門,下週先看指數是否守穩8月下旬前波低點之尚,並留意國際資金對台股的態度。

葉獻文指出,惟美國科技股近期較為弱勢,且美國參議院尚未通過增加或凍結舉債上限法案,目前舉債上限為28.4兆美元,即將於10月18日觸頂,屆時可能成為全球市場變數。

葉獻文指出,隨著今年企業獲利已陸續反映在相關個股股價,第四季台股投資必須將眼光放在明年能維持企業獲利成長,或是受惠於規格升級的產業,以電子股來說,2022年硬體傳輸規格將大幅進化的相關供應鏈,例如隨著Intel與AMD傳輸介面進化,明年市場將推出DDR5、PCIe5.0、Thunderbolt 4與USB 4.0等新產品,預期將成為投資亮點

再者,葉獻文認為,美歐市場陸續擺脫疫情影響,消費動能增溫,第四季向來又是消費旺季,傳產的紡織、製鞋、運動休閒等供應鏈有望持續受惠,加上部分中國非ESG企業受全球抵制,所帶動的轉單效應對台股具有正面幫助。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指出,儘管市場雜音紛陳,但近期都有看到包括:ASEC、 面板和ABF等好的機會浮現;另外受惠於特定產品或規格需求挹注,也讓ASEC、IP Service有利基可期。在傳產方面,中國大陸限電導致當地聚氯乙烯樹脂(PVC)產能銳減,全球需求缺口則讓台廠PVC供應鏈有望受惠。

另一方面,在供應鏈方面,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全球供應鏈在貿易戰之後的兩年多來,基於外在變數仍多,造成全球供應鏈秩序不穩,因此迄今採購方仍是採取較為保守態度、固守訂單,而不輕易砍單。

展望後市,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在短期觀察重點上,中國限電對於產業以及中國總經的影響。另外,疫情對於東南亞生產供應鏈的影響,以及歐美解封邁向復甦之路是否如預期,都是牽動接下來是場的關鍵因素,需要持續關注。雖市場波動變大,但明年具利基的成長趨勢基本面等大方向仍未改變,市場波動時、選股為、伺機布局仍是較佳應對策略。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