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黎榮章/2022首都選戰 蔣萬安真能躺著選嗎?

▲2022台北市長這場首都選戰成為關注熱焦,藍、白、綠三黨被看好的參選人分別是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副市長黃珊珊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1.10.13)
▲2022台北市長這場首都選戰成為關注熱焦,藍、白、綠三黨被看好的參選人分別是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副市長黃珊珊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1.10.13)

文/黎榮章

2022九合一地方選舉將在明年底舉行,各方都已緊鑼密鼓展開布局。向來關注度最高的首都市長選戰,各黨可能參選人也備受討論;除了傳統藍、綠政黨對決外,現任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交棒動向更為明年選戰添變數。目前,綠、白、藍三黨最被看好的參選人分別是衛福部長陳時中、副市長黃珊珊和立委蔣萬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看來,外界對於蔣萬安的選情較為看好,但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講萬安、陳時中、黃珊珊過去6個月來的網路聲量佔比,明顯看出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的聲量力壓其他二位,在3人之中佔了9成聲量;而黃珊珊有副市長身分,常在地方疫情說明記者會發聲,聲量又略高於蔣萬安。從曲線圖來看,陳、黃兩人在疫情期間創下許多波網路聲量討論高點,這些施政表現的印象積累,對未來選戰都有幫助,相較之下,蔣萬安就缺乏很多,目前聲量在三人中僅有2.5%。

▲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網路聲量趨勢比較。(圖/QuickseeK提供)
▲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網路聲量趨勢比較。(圖/QuickseeK提供)
若進一步分析蔣萬安的網路負面聲量,可發現佔比最高的負面議題是「提案返還兩蔣時期遭沒收財產」,超過整體負面討論的五分之一,顯示他的身分、家庭議題始終是對手陣營攻擊他的最大破口;其次依序是「遭質疑曾挺國產疫苗」、「對九二共識態度」、「國徽與黨徽修改」,這些都非地方議題,顯示首都市長被賦予超越地方政府層次的期望,外界希望看到蔣萬安對國政議題的態度,尤其是對自由民主、轉型正義等議題有所表態,若未能積極處理,恐成為選舉期間負面文宣攻防素材。

▲蔣萬安:負面聲量話題類聚分析。(圖/QuickseeK提供)
▲蔣萬安:負面聲量話題類聚分析。(圖/QuickseeK提供)
 
若個別分析陳時中、黃珊珊和蔣萬安在綠、白、藍陣營的聲量佔比,以評估三人的網路友軍戰力,也可發現蔣萬安是最後一名。今年前兩季,網路話題均以疫情為討論主軸,這對僅是一名區域立委的蔣萬安來說相當不利,在所有藍營社群當中,蔣萬安的聲量竟不到1%,難找到亮點話題、無法成為友軍宣傳對象。或許明年初選結束、選情熱度提升後,情況會有所改變,否則藍營友軍帶來的空戰助力不足,難成為支持度向外擴散的助力,這對選戰的影響也非正面。

▲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網路友軍戰力比較。(圖/QuickseeK提供)
▲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網路友軍戰力比較。(圖/QuickseeK提供)

早從2015年蔣萬安投身國民黨立委初選「王子復仇記」開始,他就一直被視為國民黨在北市的明日之星。蔣萬安年輕、學經歷佳,又有著吸引藍營選民的家世背景,這些條件都讓外界認定,他遲早有天將問鼎首都市長大位。

雖然目前各可能參選人陣營都還在默默鴨子划水,外界敲邊鼓的力道遠大於這些人本身的動作,但倒數一年說久其實不久,首都市長選戰不只是場地方選舉,身為全國媒體最集中、選民資訊掌握度相對高的縣市,空戰對選情的影響遠高過其他縣市,攤開蔣萬安目前的網路數據一看,他要在明年選戰突破對手包圍,還需要多加努力,絕不是「參選即當選、躺著就會贏」。
 

●作者:黎榮章/ 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