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放水燈 紀念辛勤開蘭的先賢們

宜蘭放水燈,來自麵龜小販的答謝?(圖/臺灣宗教百景)
宜蘭放水燈,來自麵龜小販的答謝?(圖/臺灣宗教百景)

Ellen

宜蘭放水燈雖然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從何時開始,但清道光5年(西元1825年)葛瑪蘭通判烏竹芳《蘭城中元》一詩,便生動的描寫宜蘭中元普渡的景象,而《噶瑪蘭廳志》也特別註記放水燈和中元普渡的活動。放水燈習俗的傳承,與宜蘭城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當地耆老描述,放水燈的由來是一位名叫貓仔枝,以販賣麵龜為生的小販。病痛纏身,尋訪各種療法、醫生都治不好。就來到城隍廟裡請城隍爺幫忙,城隍爺指示在中元普渡前一天,帶一隊吹鼓陣,繞行九芎城一圈就能痊癒。貓仔枝照做之後,果然不藥而癒。為了感謝城隍爺的庇佑,每年都帶著吹鼓陣遶行九芎城一圈。其他人知道後,也跟著貓仔枝一起繞行,結束後再到宜蘭和放水燈,從此成為宜蘭中元放水燈的習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漢人開墾宜蘭的過程中,為了土地、為了糧食,時常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加上水土不服、瘟疫四起,許多人因而喪命。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當時的葛瑪蘭通判姚瑩,請漢人、平埔原住民、山地原住民的首領們聚集商討。決議設厲壇於北郊,祭弔開蘭以來的亡者。

為什麼要將厲壇設於北郊?首先說明「厲」是什麼,《春秋傳》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厲指無人祭祀的鬼魂,如果都不管就會引起災厄,使民眾恐慌。因此只要讓這些鬼魂享有祭祀,就能安定民心。明代《太祖實錄》便明令規定,府、州、縣將厲壇設於城北,在鄉里中也要設立祭壇祭祀。清代沿用明代厲壇管理祭儀,因此通判姚瑩才會將厲壇設於北郊。祭祀當日,前來參與的人數超過二千人,擺出來的供品,豐盛的令人驚嘆。

之後的中元普渡就由民間逐漸接手,到了日治時期來到宜蘭中元放水燈的高峰,宜蘭城分為七個角頭,以主祀廟宇為分別,互相比拚競爭,輪流放水燈。由城隍廟(農曆六月三十)開始,依序是天后宮(農曆七月十四)、五穀廟(農曆七月十七)、慶和廟(農曆七月廿)、新民堂(農曆七月廿二)、靈惠廟(農曆七月廿五)、慈雲宮(農曆七月卅)為期一個月的中元普渡就放了七次水燈,也顯示宜蘭城的經濟發展蓬勃。

日本政府擔心這樣的競爭過於奢糜,請保正提醒改善。不過當時的宜蘭人左耳進右耳出,年年中元普渡還是繼續比拚。但是日本政府持續的要求改善,直到昭和10年便將七次改為三次。隨著日本政府確立南進政策,以及皇民化的施行,放水燈限縮為一次。二戰爆發雖有中元普渡,但停止放水燈,直到戰後才重新舉辦。

因此放水燈不只是一個民俗活動,對於宜蘭人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展現的是人們對於天地萬物的崇敬,同時還保有良性的創意比拚,現在更成為發展觀光的文化底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