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拜天公!俗語「台灣天公三間半」 為何少半間真相曝

▲大年初九拜天公,俗話說「台灣天公三間半」,究竟是哪三間、又為何少半間,從俗諺一探台灣歷史。(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大年初九拜天公,俗話說「台灣天公三間半」,究竟是哪三間、又為何少半間,從俗諺一探台灣歷史。(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保庇網

民間相傳,台灣最古老、最負盛名的天公廟有「三間半」,前三間分別是台南天壇、台中沙鹿玉皇殿、新竹天公廟,而「半間」指的是彰化元清觀。但這明明是四間廟,為什麼會合稱「三間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公是民間信仰中對玉皇上帝的稱呼,是天界眾神最高主宰,從先民對「天」的崇敬演變而來,是「道體」的展現。在封建時期只有天子可以祭天,所以未必每一間天公廟都有玉皇金身。而稍有規模的廟宇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多會增建「凌霄寶殿」祭祀玉皇上帝以示尊敬。

■台南天壇
台南天壇歷史可追溯到明鄭時期,因而有「台灣首廟」之稱,位於昔日府城的最高點,一開始是明鄭王朝的官員祭天之處,進入清領時期則改為官民合建的廟宇,也是少數沒有玉皇聖像的廟宇,廟中公告直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讓;冥冥之中自有主宰,唯天唯大,天本無相,故不造像。」

■沙鹿玉皇殿
位於台中的沙鹿玉皇殿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嘉慶八年(1803),祭祀的是先民何聲良自泉州同安縣恭請來台的玉皇上帝金身。嘉慶十年(1805)中台灣發生旱災,大肚中堡五十三庄的庄民共議建廟祭祀玉皇上帝以度過劫難。

沙鹿玉皇殿。(圖/WIKI圖庫,Outlookxp攝)
▲沙鹿玉皇殿。(圖/WIKI圖庫,Outlookxp攝)
■新竹天公壇
新竹天公壇又名新竹金闕殿,據信起建於清乾隆年間,昔日竹塹城信眾組織神明會「天公會」,輪流奉祀玉皇上帝神位,咸豐元年(1851)建廟於迎曦門,後於同治年間遷廟於現址。曾在乙未割台戰役中毀於戰火,後又重建,屢經政權更迭仍屹立不搖,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彰化元清觀主祀玉皇上帝。(圖/WIKI圖庫,Pbdragonwang攝)
▲彰化元清觀主祀玉皇上帝。(圖/WIKI圖庫,Pbdragonwang攝)
■彰化元清觀
而最後也是最有趣的「半間」則是彰化元清觀,是台灣少數以「觀」為名的寺廟,台灣的天公廟多稱壇、殿,因此在台灣的天公壇中十分顯眼。彰化元清觀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古以來就是當地的泉州人的重要信仰中心。可惜的是,原本占地廣大的廟地在日治時期因為「市區改正」,正殿及後殿右側有部分遭到拆除,這也是元清觀被稱為「半間」的原因。

所以「台灣天公三間半」指的是四間極富歷史的天公廟,「半間」的彰化元清觀則藏著一段殖民時期的歷史,也成了人們琅琅上口的一句俗諺。(編輯:黃彥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