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里二媽腹中還有小媽祖?發金光為漁民引路

金包里二媽。(圖/翻攝自金包里慈護宮粉專)
金包里二媽。(圖/翻攝自金包里慈護宮粉專)

黃彥昇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十六日,是金山地區最重要、最熱鬧的日子,「金包里迎媽祖」活動熱烈登場。「金包里迎媽祖」活動最早可溯及清朝年間,當時金包里(金山舊稱)突然發生嚴重蟲害,農作物欠收,農民們一籌莫展下只好恭請金包里媽祖出巡遶境;待媽祖遶境結束入廟後,外頭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且一下就連下好幾天,數天後雨停了,農民到農田察看,發現害蟲都不見了,認為是媽祖神蹟,為感謝媽祖以及祈求金包里五穀豐收,每年的農曆四月都會舉辦熱鬧的媽祖遶境。
金包里二媽。(圖/翻攝自金包里慈護宮粉專)
金包里二媽。(圖/翻攝自金包里慈護宮粉專)
「金包里迎媽祖」的活動第一天為慈護宮大媽、二媽和各地友宮神尊遶境金包里境內;第二天則是「金面二媽野柳作客」又稱「二媽回娘家」,原來是清嘉慶年間,有尊不知來處的媽祖神像漂至野柳的一處海蝕洞,當地許多居民以捕魚維生,據說在夜晚視線不清時,常可看到海蝕洞發出一道亮光,讓漁民們看清楚回家的航路,認為媽祖顯靈護漁民,於是恭請媽祖上岸祀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媽祖指示信眾想要立廟於金包里街,地方仕紳遂群起募款建廟,終於西元1809年完工命名為「天后宮」。完工後,將原先隨當地先民渡海來台的媽祖尊奉為「開基金面大媽」,接著再到海蝕洞迎請僅有8吋8的媽祖神尊,放進重塑的新神尊中,尊稱為「金面二媽」。西元1867年的淡北大地震廟宇毀損不輕,經過數年整建重修後,西元1873年修建完畢並更名為「慈護宮」。

每年農曆四月十六日前後,低於海平面的海蝕洞會在退潮後出現,當日二媽的隊伍會從金包里街出發徒步前往野柳,但因為海蝕洞地處偏僻,信眾們需手腳並用進入海蝕洞內,安奉三尊媽祖(慈護宮金面二媽、開基大媽及桃園六媽)後由道士帶領信眾一同誦經祈福,最後趕在漲潮前將神尊請回、遶境回慈護宮。「二媽回娘家」也成了金山地區特有的遶境文化,吸引越來越多信眾一同參與見證。(編輯:連宜方)

資料參考:
金山區公所
金包里慈護宮粉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