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紫雲表示,相對於烏克蘭戰果,俄軍無人機戰果有限,俄軍小型自殺無人機甚至遭到步槍擊落或是擄獲,可能俄軍無人機操作系統不穩定或是遭受到神祕的電磁干擾;另外,烏軍部隊化整為零,大多為是輕裝步兵,無人機難以鎖定目標。
針對國軍無人機應用,蘇紫雲表示,國軍從2009年開始發展騰雲無人機至今,雖然對未來戰場有一定認知,但是投資仍不夠。國軍雖然將推出第二代銳鳶中型無人機,會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但是數量還是太少了;大型的騰雲無人機的航電系統較弱,缺乏越地平線的超視距遙控能力,主因是我國缺乏衛星,未來可能要透過星鏈(Star Link),用封包網路傳輸封包加密資訊,這樣成本也較低。
軍情與航空網站總編輯施孝瑋表示,無人機具備長時間監視與監測能力,適合未來台澎防衛作戰中借鏡。不過,無人機還是有缺點,若共軍無人機要橫越台海,我方可以提前透過雷達偵獲,再實施強力干擾,由於中國的無人機技術與能力比我國進步許多,我國應該盡力將影響化減少。
施孝瑋表示,俄羅斯在無人機科技遠不如美國,美軍無人機幾乎可以全天候偵察提供戰情資訊,整體來說,無人機在烏克蘭戰爭中有達到一定效果,但是未達到傳聞中那麼神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