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改視訊教學成日常?醫認:群體生活難防感染

▲教育部12日放寬新冠肺炎停課指引,高中以下將以班級為單位停課,卻引發家長擔憂與反彈。(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教育部12日放寬新冠肺炎停課指引,高中以下將以班級為單位停課,卻引發家長擔憂與反彈。(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

為避免大規模停課影響學生受教權益,教育部12日放寬新冠肺炎停課指引,高中以下將以班級為單位停課,卻引發家長擔憂與反彈。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兒少感染機會低,平衡防疫與受教權,停課新規較為合理,未來學生要漸漸習慣遠距教學,也坦言若要在校園生活中避免染疫,「基本上是很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版停課標準為每班1人確診全班停課,每校2人確診全校停課,而新版停課指引,停課改採以班級為單位,高中以下學校,若有3分之1以上班級,或全校達10班以上班級停課10日、大專院校若有3分之1以上科/系/所班組停課10日,全校暫停實體課程,教職員工生皆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黃高彬說明,停課新規討論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教育部合開會議決議,並未提報至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會議中,不過疫情流行許久,現在學期中若大規模停課,會影響學生受教權,因此需要平衡,「所以我覺得現在教育部規定的是比較合理的一種做法。」

「其實他們感染的機會比較小!」黃高彬解釋,兒童缺少可與病毒結合的ACE2蛋白受體,一般來說年紀越小,ACE2受體就會越少,雖ACE2受體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增加,每個人體質都不同,但大致上來說,10歲以下所帶的ACE2受體都非常低,染疫機率相對也比較低,這也是目前尚不開放幼童打疫苗的原因。

黃高彬指出,兒童血管較嫩,打疫苗後,棘突蛋白可能會對血管產生傷害,所以會引起血管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副作用,目前台灣兒童與國外發生心包膜炎的機率都約是10萬分之300,「這個比例理論上說起來還是蠻高的,因此為了避免傷害,才會一直躊躇比較小的小孩不開放打疫苗。」

至於為何開放12至18歲青少年施打兩劑新冠疫苗,黃高彬解釋,12至18歲年齡層的青少年ACE2受體開始慢慢增加,相對感染機會比較大一點,才會優先開放12至18歲青少年打疫苗,不過若青少年繼續打mRNA疫苗,對血管傷害還是比較大,若能改打次單位蛋白疫苗會較安全。

「視訊教學慢慢我想大家一定要習慣這種操作的方式。」黃高彬指出,國外例如美國也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都採用視訊教學,因此假如台灣不得已要停課時,或是家長擔心兒童暫無適當疫苗可打的情況下,也可採用視訊教學,能讓學生了解這會變成像日常生活一樣。

此外,黃高彬也坦言:「在校園群體生活中想要預防感染,基本上是很難!」尤其面對高傳染力的Omicron,美國研究認為一般普通外科口罩防護力不足,應拉高至更高層級的KN95,不過兒童難以配戴整日,美國也並未持續推行,且就算使用隔板或是拉長座位間距也難預防,小孩下課還是會玩在一起,「實體課程傳染的機會還是蠻大的。」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