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體驗式問卷調查 司法審判信賴度高達9成滿意

▲司法院刑事廳長彭幸鳴。(圖/司法院提供)
▲司法院刑事廳長彭幸鳴。(圖/司法院提供)

記者潘千詩/台北報導

國民法官制度2023年將上路,司法院今(9)日公布模擬法庭問卷調查結果。在司法審判信賴度方面,調查顯示,參與模擬前,抱持「還算信賴」跟「非常信賴」者佔比共88.66%,全程參與後,比例則高達98.46%。刑事廳長彭幸鳴表示,大家從陌生變熟悉,從懷疑變認同,參與程度越高,整體評價越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司法院表示,問卷調查期間為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1月14日止,由全國22所法院辦理的55場模擬法庭中,接獲通知到場參與選任程序的1881位民眾,其中包括選任及備位國民法官共471人、參與選任但未獲選的1410人。

問卷結果顯示,民眾在參與「前」對司法審判「非常信賴」僅17.71%,在全程參與審判「後」,提升至51.97%;且在全程參與後,表達「強烈參與意願」者提高至7成1以上。

彭幸鳴表示,參與越深入,對法官、檢察官、辯護人或律師的看法,大多持正面評價,且整體評價越高;民眾參與審判與否,也與司法審判的信賴及對於國民法官制度的認同呈現正相關。

調查顯示,國民法官制度可使法官判決會注意到一般民眾的意見,判決的結果更能反應國民正當法律感情、提升國民的法律素養及對公共議題參與感,以及經由參與審判,讓一般人更能了解法院的審判程序及判決內容。

彭指,民眾在實際參與後,對於國民法官制度各項效益的認同程度也都有顯著提升,如:感覺司法審判更具親和力,不再遙不可及,從47.78%提升至69.52%。

彭說,有高達70.39%民眾希望參與審判前,能夠從法官處獲得有關法律原則、法律解釋的說明,可見多數民眾最關切的是自身是否可以勝任審判職務,做出妥適、公正的判決;另多數民眾認為能與法官討論,對評議有所幫助,且無礙於表達自身意見。

另外,民眾也反映,如何將司法文字用更淺顯易懂的白話言語讓國民了解是一項挑戰、國民法官宣導從吳念真到網紅參加後分享,再到職棒球場廣告,但建議可拍攝國民法官「職人劇」、國民法官相當依賴職業法官的介紹、講解與協助,因此對法官教育需補齊。

▲司法院刑事廳長彭幸鳴。(圖/司法院提供)
▲司法院刑事廳長彭幸鳴。(圖/司法院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