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當文物修復師!政大生寫公文向校方爭取跨校學分

▲政大生洪湘亭在文物修復工作室TSJ實習時,參與台南馬公廟的門神修復。(圖/政大提供)
▲政大生洪湘亭在文物修復工作室TSJ實習時,參與台南馬公廟的門神修復。(圖/政大提供)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政治大學跨校修學分有一學年6學分的上限,政大今(8)日表示,該校歐洲語文系法文組4年級學生洪湘亭,夢想成為文物修復師、為達到美國藝術修復碩士課程的申請門檻,便自己撰寫公文,向學校爭取這學期跨成大修化學系3門課,共7學分超修的認證,校長李蔡彥批核公文還親自寫下「加油」給予鼓勵。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大給我很大的自由去探索」洪湘亭夢想成為文物修復師,認為語言是拉近西方藝術史與西方繪畫構圖美感的起步,在校選課時的關鍵字就以「藝術」兩個字為主,從東方到西方,校內選課涉足歷史系、民族系、哲學系等系開設的相關課程,多方加深自己對於藝術的認識。

她分享從不同領域認識藝術各種詮釋角度,例如中國繪畫史帶領她賞析中國水墨的勾勒,社會系的「現代視覺藝術與社會」則幫助她融入社會脈絡,進一步分析社會氛圍如何刺激藝術家的創作,進而了解作品背後傳達的意涵。

政大指出,舉凡能夠拓展藝術視野廣度深度的課,洪湘亭都去修,除了跨系學習,跨校也在她的布局裡,跨師大和成大,堪稱自主學習的典範。

談到對藝術修復的啟蒙,她表示,高中時,在一次以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卡蘿為題的專題研究中,激起她對於藝術的好奇,也讓自小習畫的她開始反思「藝術品完成後,如何妥善保存延續價值」,後來觀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片中文物修復師的理念深深撼動她,自此專業文物修復師成了她的人生目標。

她說,「他們就像穿越時空的使者,找回作品原本的樣貌,同時又保留歲月的痕跡」。

不只是選課學習,她更積極累積實務經驗。去年,她到TSJ蔡舜任藝術修復工事實習,還參與台南馬公廟的門神修復工作。脫離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實際跟著修復師工作一整天,體會修復師長時間專注在作品上的辛苦,也讓她認知到基本功的重要性。

今年暑假,洪湘亭進入故宮博物院的展示服務處實習,協助青少年導覽志工培訓,故宮的豐富藝術資源與深厚的人文底蘊,建立她對博物館策展、藝術跨界合作的基礎認識,透過與資深的前輩相互交流,也從他們的人生故事汲取經驗,讓自己確立的人生目標有更清晰的輪廓。

在洪湘亭的大學生活中,她對於豐富的修課經驗有一套自我見解。她覺得學習有分很多種類,有些課是累積專業實力的必經過程,像主修的法文,是研究藝術文獻的重要工具;繪畫能力則是藝術修復師的必備技能;也有一類課程只是純粹因為喜歡、好奇而去學習,成為自我探索的契機。

洪湘亭鼓勵學弟妹要把握一生一次的大學時光,探尋過程也許偶爾感到疲倦或迷失,但要一直保有最初的好奇心;學習享受當下,也要勇敢跳脫社會框架,因為生命中有很多不期而遇,她堅信「持續追求喜歡的事情,就能培養出專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