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心投入《全明星辯論會》,隊長黃豪平必須針對辯題提出看法,幫團員順稿子,每次錄影有4個辯題,就必須整理12篇稿子,考量論述的連貫性、說服力、表演力,在自由辯論時你來我往,隨時提供其它選手靈感,不斷進行攻防,因為在舞台上短短幾分鐘表演,什麼都可能發生。

他頗有感觸地說,「很多人會誤會,覺得喜劇演員不入流、格局不夠,沒辦法說出有內容的東西,我這幾年一直努力想改變這件事,證明黃豪平不只是喜劇演員,其他人也能有相同表現,這幾年不只投資喜劇俱樂部,給後輩更多照顧、支持,就是想讓他們知道走這條路,能創造出的歡樂與格局非常大」。

《全明星辯論會》是台灣首個辯論綜藝節目,黃豪平比較它與《奇葩說》的差異是「《奇葩說》比較重視論點跟文本,我們會比較偏重情感,拚盡全力辯論,情感部分很重」。而這個節目可貴之處在於完全不設限,由於沒有限制,很容易擦槍走火,選手都是在碰撞當中不斷去修整規則,一邊走一邊摸索。
喜劇被稱為「冒犯的藝術」,但辯論不一樣,要說之以理、動之以情,比起幽默言詞,更重視邏輯、說服力,儘管話題不設限,拿捏論述的尺度非常重要,選手們寫腳本要有論點的脈絡,還要兼具表現力,一不小心就會踩到評審或觀眾的紅線。黃豪平認為,在舞台上互相攻擊,選手不會放在心上,「但如果論點讓受眾無法接受,評審覺得有惡意,影響到勝負結果,我們就必須去調整,比較可惜的是,限制變多的話,瘋狂程度就會減少,這就很難拿捏」。

針對每個辯題,每個人都會有立場,辯論就是要撇開這些前提,純粹就辯論技巧評分,黃豪平在通訊軟體群組會不斷丟出辯論論點給隊員參考,私下也約選手見面練習、交流,他笑說「大家起初會抱怨黃豪平很麻煩,最後都全員到齊,一開始覺得是工作,隨著一集一集錄製下來,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起,隊員被批評時也會幫忙說話,這份維護彼此的心意是一般綜藝節目罕見的」。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像母雞帶小雞一樣,黃豪平展現小巨人的氣勢,在辯論舞台上保護每個隊員,看著他們被批評可能遭受打擊,但不會限制成員的表達方式,希望他們都能在辯論台上找到自己的說話風格。當說話藝術從小場地的脫口秀,要搬上電視頻道的辯論大舞台,橫跨綜藝界與喜劇圈的黃豪平,在兩端不斷拉扯的拔河繩中,找尋致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