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探究與實作」困境多!學生籲學校確實排課、教師跨科合作

▲學生團體EdYouth主辦「這次換我說!108課綱高中職論壇」,學生提出探究與實作困境。(圖/記者林調遜攝,2023.08.09)
▲學生團體EdYouth主辦「這次換我說!108課綱高中職論壇」,學生提出探究與實作困境。(圖/記者林調遜攝,2023.08.09)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由學生團體EdYouth主辦、《NOWnews今日新聞》協辦的「這次換我說!108課綱高中職論壇」今(9)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二屆論壇,台南市黎明高中學生提到「探究與實作」立意良善,但尚未成熟,許多師生感到迷茫,包括教師無法適應從「指導者」成為「引導者」,學生認為課內作業和學習歷程檔案就已經做不完,更難顧及「探究與實作」,或是想做但學校設備不足、開放場地稀少,呼籲學校提升積極度,並透過跨科合作,節省人力、有效學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08課綱讓高中社會、自然領域各新開一門「探究與實作」課程,視學生為主動建構知識的探究者,教師扮演促進者、引導者角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真實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呼應核心素養的理念。

黎明高中學生調查高中生對「探究與實作」課程意見,共回收181份樣本,有159位學生做過「探究與實作」、12位尚未做過、10位不知道「探究與實作」為何。

調查指出有45.9%學生認為雖然「探究與實作」是因應學習歷程要求而做,但確實收穫很多、28.7%認為只是配合學習歷程要求的作品、13.8%覺得只是老師指派的作業、3.9%覺得能自發探索興趣領域的媒介、5.5%不知道且不了解。

學生認為「探究與實作」是否要與未來校系連結?34.5%認為可以趁機確認與此領域的契合度深入學習,29.2%認為要給大學教授看的話,「當然要」,26.3%學生認為應該依照興趣或能力訂定任何主題都行,5.8%認為大學教授也樂意看見不同面向。

86.8%學生希望教師在「探究與實作」中扮演引導者,提供設備、資料等協助,但不插手過程。

近9成自然組學生有做過「探究與實作」,循學校安排製作,69.2%從中學到解決問題的能力,近5成學到獨立思考能力等;近5成社會組學生有做過「探究與實作」,循學校安排製作,有一部分學生說社會領域的「探究與實作」是選修,學校就沒有安排進行,而學生從中學到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知識活用、自主學習等能力。

黎明高中學生黃怡甄提到「探究與實作」困境,包括教師無法適應從「指導者」成為「引導者」、無法認同探究與實作的核心素養概念、課已經上不完了哪有時間做探究、量能著實有限。

黎明高中學生陳岳伶指出,學生認為教師引導學生的能力與意願參差不齊、仍然以固定的「實驗課」形式上課、課內作業和學習歷程檔案就已經做不完了、不太熟練如何蒐集到有效且能用的資料、想做但學校有各種中間障礙,包括設備不足、申請過程繁複、課程時間被挪用、開放場地稀少等。學校告知多少「探究與實作」相關資訊,以偏少為最多。

黃怡甄建議教育部建置師生通用資訊平台,讓教師分享優良教案、教學經驗,學生分享多元作品、資源,讓學長姐也能成為指引,教育部應完善現有108課綱資訊網內容,以降低資訊落差。

陳岳伶則呼籲學校落實排課,在高一設置前導課程,培養基礎探究學術能力,理解探究與實作的意義;並確保學生自主性、正視學生資源需求,讓學生在高二時能自由探究,主題不受限、資源設備管道暢通;建議教師跨科合作,讓課程更貼近生活,減少教師工作量、讓學生有效學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