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變形蟲有3大剋星!醫曝唯一感染途徑 藥物治療效果差難救回

▲醫師指出,食腦變形蟲害怕氯、鹽水,也怕高溫,感染途徑只會從鼻腔竄入,但若是感染死亡率高,也容易被誤診。(示意圖/圖取自pakutaso圖庫)
▲醫師指出,食腦變形蟲害怕氯、鹽水,也怕高溫,感染途徑只會從鼻腔竄入,但若是感染死亡率高,也容易被誤診。(示意圖/圖取自pakutaso圖庫)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

間隔12年,國內再度出現感染「食腦變形蟲」死亡個案,引發民眾擔憂。台灣寄生蟲學會前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今(10)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分享,食腦變形蟲害怕氯、鹽水,也怕高溫,感染途徑只會從鼻腔竄入,但若是感染死亡率高,也容易被誤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昨(9)日公布,一名北部30多歲女曾前往室內親水設施,7月26日發病出現頭痛、肩頸僵硬症狀,發病後7天死亡,經採檢確診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我國曾於2011年也有一例因接觸溫泉水感染死亡個案。

黃高彬說明,食腦變形蟲通常存在自然界流動速度不快的水中,像是野外的小池塘、小湖泊,溪邊與海邊較不會有。談及感染途徑,黃表示,喝下含有食腦變形蟲的水並不會被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只會從鼻腔,經過嗅覺神經、鼻板往上進入腦部。感染案例數不多,昨疾管署公布個案為台灣第二例。

感染食腦變形蟲死亡率高達99%令人擔心,黃高彬分享,食腦變形蟲害怕氯、鹽水,也害怕50度至60度以上的高溫,因此像是游泳池、溫泉中,食腦變形蟲都難存活。

黃高彬指出,感染初期會表現出腦膜炎症狀,臨床大部分會當作一般腦膜炎處理,容易被誤診或是沒有被診斷出,若能儘速使用聚合酶鏈鎖反應的PCR可檢測,但目前國內腦脊髓液PCR並無這一項,「染上說實在很麻煩,進程又很快,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差」,就連國外也幾乎沒有聽到成功救回案例。

黃高彬呼籲,民眾不要到不明的水域游泳、洗澡、泡澡,國外如澳洲、紐西蘭的水域也還有許多幼蟲寄生蟲會鑽進皮膚,初步症狀會全身發癢、紅疹突起,若民眾戲水後有類似狀況,應盡速至感染科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於1965年在澳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病例,國際間近5年於巴基斯坦及美國持續有零星個案,巴基斯坦每年約10例,而美國每年約5例,以7至8月為多,美國自1962年至2022累計157例,去年泰國及今年印度亦曾有零星感染案例。

疾管署指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

疾管署提到,人類可能在自然水域活動時,將病原體吸入鼻腔,並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而發病,但喝下遭病原體污染的水則不會被感染,也不會透過人與人接觸傳播,人類病例罕見。該疾病潛伏期約1至7天,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燒、噁心、嘔吐,之後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譫妄、昏迷等腦炎症狀,發病後死亡率約99%。

疾管署提醒,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呼籲民眾於戲水或泡溫泉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也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更多「食腦變形蟲現蹤新北」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