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林美慧/立足AI時代的心靈教育

▲在可見的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示意圖/取材自CC0圖庫)
▲在可見的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示意圖/取材自CC0圖庫)

文/林美慧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表示,在2016到2026年間約有三十多萬人會失業,尤其是行政助理、郵政服務員、銀行出納員、機器操作裝配員和收銀員這5種行業。而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曾經指出,可以在AI世代立足的5種職業,分別為心理諮商師、職場治療師、營養師、外科手術人員和牧師,因為這些行業都需要「接觸人的心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科技造就了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相形之下,人類心靈層面的提昇,不但顯得落後太多,甚至可說是處於倒退的狀態。人類以為發展科技是解決地球上所有問題的最好辦法,然而卻製造了更多問題,大從武器的威脅、環境的汙染,小從網路的犯罪、人際的疏離等,都給人類帶來更大的恐懼和挫折。以我們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為例,小小的螢幕占據了大腦,我們忙於接收海量訊息,越來越少進行深層、內化、獨特的思考,精神層面也變得空洞而淺薄;許多人只顧低頭沉迷於虛擬,卻忘了抬頭看看世界和家人;孤獨的心靈找不到可傾訴的朋友,只能和AI助理對話。科技帶來便利,卻拉遠人心的距離,造成精神的困頓和心靈的空虛。

在可見的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從陪伴孩子到照護老人,當它們發揮功能的同時,人類最為寶貴的感情和溫度還能存留多少?而「自我實現」和「幸福」這樣的名詞,會不會越來越罕見呢?在這樣的趨勢和環境下,教育的重點更應該回歸「人的本質」,尤其是父母,從小就應該擔任孩子的「心靈守護者」。

絕大多數父母儘管愛孩子,卻常常忽略自己和孩子的心靈距離。以往的父母忙於生計,無暇也羞於和孩子談「心」,現在的父母也一樣忙於工作,剩下不多的閒暇時間卻被手機、網路占據,和孩子相處的質量堪憂;最糟糕的狀況是親子難得相處,卻各自沉浸於虛擬世界,沒有互動。

那麼,父母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心靈滿足且健全的孩子呢?首先就是注意自己對孩子使用的語言。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一般孩子平均每天受到432條負面評論,正面評論卻只有32條,也就是說,父母向孩子所說的話語中,只有約6%是積極和鼓勵性的話語,大部分卻是消極、諷刺的語句。父母的語言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造成他一輩子的陰影。

其次,父母可以檢視自己每天和孩子談話的內容是什麼?在課業、分數和一長串的家規之外,真正有益孩子心靈的是他喜歡做的事,以及他用什麼角度看這個世界。許多父母譴責自己的孩子沉迷於電玩,卻沒有靜下心來思考孩子喜歡的原因。如果一個遊戲能讓孩子獲得現實世界中得不到的自我實現,或是做為發洩心中挫折感的出口,他當然會喜歡待在這樣的虛擬世界裡。

一周有一天,或每天有一段時間,關掉手機和電腦、電視,和孩子一起看書、看照片、畫圖、散步;和孩子聊心情、談夢想;多讓孩子接觸美的事物,從音樂、繪畫、大自然中體驗自我的存在,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每天一定記得擁抱你的孩子,常常告訴他你多麼賞識他,如此,孩子的心靈必定滿載正向的能量,當他日後身處AI時代,即使不是以拯救他人心靈為業,也能成為一個心靈滿足的人,散播幸福的種子。

●作者:林美慧/兩岸幼兒及親子教育專家、暐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