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信任蕩然無存 區間測速執法負負得正?

▲交通部在西濱北上177公里至168.1公里建置區間測速系統,速限90公里。(圖/記者陳雅芳攝,2020.04.26)
▲交通部在西濱北上177公里至168.1公里建置區間測速系統,速限90公里。(圖/記者陳雅芳攝,2020.04.26)

記者張志康 / 特稿

日前省道台61線西濱彰化段啟用不到兩個月的區間測速,遭舉發超速的駕駛人質疑精確性,警方要求廠商「對時」,發現系統果然有誤,一口氣撤銷1379件違規舉發案件。這也讓全台用路人質疑區間測速的適用性,重傷警察機關的公信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平心而論,區間測速的原理十分簡單,只需套用距離除以時間等於速度的公式即可,只要國中生就應該會算。但出狀況的這套系統,啟用不到兩個月誤差卻可以相差50秒,顯然並不夠精確,再加上彰化縣警察局交通隊證實,這套系統目前未被納入國家檢驗範圍及定期檢驗機制,更令民眾質疑全台區間測速系統的公信力。

或許大多數人無法理解儀器是否經過國家檢驗,究竟有什麼差別。就以區間測速系統來說,其原理是偵測車輛進入區間測速路段到離開區間測速路段的耗時,就可以計算出該車輛在該路段的平均速率。由於系統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進行對時及校正,因此,儀器本身計時的精確度,就應該在一定的水準以上,才能避免影響民眾的權益。順便一提,一般最便宜的石英錶,每個月的誤差大概是±1.5秒,用來進行區間測速的儀器,兩個月可以誤差50秒,這種水準的儀器,還要斥資數百萬元來安裝,只能說呵呵。

但警方使用未經國家檢驗的儀器,做為舉發民眾違反《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基準,等於用「未合法」的儀器去舉發民眾「違規」的行為,難道警方的思考邏輯是「負負得正」嗎?

暫時撇開區間測速在實務上可能反而是交通瓶頸元凶這件事情不談,區間測速有問題,其實正代表了民眾對政府長期以來的「不信任」得到了證實。事實上,這種「不信任」由來已久。舉例來說,日前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台灣成功防堵新冠肺炎,是源於「信任」。但事實上,真正的成功因素,源自於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新冠肺炎疫情從農曆年前爆發,初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直強調健康的民眾不需要戴口罩,但口罩的搶購潮卻從來沒有減緩的趨勢,街頭巷尾、大眾運輸工具上,即使指揮中心一再強調無需戴口罩,但只要有人沒戴口罩,就會飽受到各種異樣的眼光。正因為「不信任」,所以才會積極防疫,以確保自身的健康及安全。

去年群我倫理促進會與遠見研究調查合作進行一項名為「社會信任調查」報告,有55.1%的民眾對於政府施政能力表達不信任,其中,能源政策、勞工政策與兩岸政策均有超過五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不適當,認為農漁民政策不適當的比例也有近四成五(44.9%)。

這充分顯示了民眾對政府有著嚴重的不信任,事實上,總統蔡英文執政的前三年,因為一例一休、勞基法修惡等事件,2018年底的支持率僅有15%,是蔡政府執政以來的最低點。如今雖然因為新冠肺炎防疫等因素,讓支持率回升至75%左右,但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支持率下降實在不是難事。

目前法律有沒規定區間測速儀器必須經過國家檢驗?其實是沒有的。要認真來說,民眾還真沒辦法說政府有哪兒有問題。只不過,這樣一件事情,卻不得不讓民眾懷疑,到底警察機關設置區間測速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道路順暢,還是單純想賺罰單錢?

政府交通單位、警政單位都應該思考的是,開罰單只不過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在於確保道路順暢、安全;如果把「手段」搞成了「目的」,連最基本交通安全,都無法確保「公平正義」,反倒給人「想孔想縫(台語;走旁門左道鑽漏洞之意)」大賺交通罰單的印象,那麼,就別怪民眾永遠對政府抱持不信任的態度。

當然,區間測速只不過是件小事,也一定會有人說不要小題大做。但如果蔡政府不在乎公權力的信用與權威性,那麼,對民眾來說,未來不把公權力當一回事兒,也只是剛好而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