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大陸/顏值爆表的澳門圖書館 濃濃書卷氣的城市

民政總署圖書館。
民政總署圖書館。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澳門是一個帶著濃濃書卷氣的城市,身處鬧市區街角的圖書館,每一間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人文氛圍,凝聚了點點滴滴歲月的回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豪華——民政總署圖書館

根據新華網報導, 與大隱於市的何東圖書館相比,民政總署圖書館則可以說是鬧中取靜。這座圖書館位於熱鬧的新馬路上的民政總署大樓內。以葡國馬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為設計藍本,其裝潢和傢俱陳設都透著濃厚的古典氣息。

目前專門收藏17世紀至20世紀中葉的外文古籍,特別是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其中不乏珍品。此外,該館還有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葡文報紙,包括外國人在大陸境內創辦的第一份報紙,也是澳門有史以來第一份報紙,只供館內閱覽。

其館藏以外文古籍、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為主,目前收藏的書籍約20000冊、現期報紙26種、已裝訂逾期報刊69種。

位址:新馬路163號民政總署大樓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13:00 – 19:00

最園林——何東圖書館

走進何東圖書館,你馬上會被這座大隱於市的圖書館所吸引,歐陸風格的圖書館大樓,宛若一座典型的花園式豪華住宅。大樓建築以黃色粉刷,屋頂為紅瓦四坡頂。

早在1958年8月1日何東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這裡的藏書就達到了三千冊,是當時澳門最具規模的中文公共圖書館,也是港澳地區唯一的園林式圖書館。

而說到館藏,僅僅中文古籍就有四千多冊,其中也不乏一眾鎮館之寶。集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園林式圖書館,目前整體上,館藏特色以古籍、文、史、哲、藝術、建築類書籍及多媒體視聽資料為主。

其中古籍約4154冊、一般書籍約115353冊、多媒體資料約5601件、各地報紙55種、雜誌531種、已裝訂逾期報紙37種。

位址:崗頂前地3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10:00 – 19:00 星期日11:00 – 19:00



最易被錯過——八角亭圖書館

這座位於嘉思欄花園一側,佇立在水坑尾與約翰四世大馬路的交叉口的圖書館,是澳門第一間中文圖書館和最早開放的公共圖書館。一幢只有兩層小樓的圓柱形圖書館,完美詮釋了中西合璧的意義。

八角亭圖書館在現今華人圖書館中,是一間仍使用杜氏圖書分類法的極少數圖書館。其藏書2萬冊,另尚有1.5萬冊存放於澳門中華總商會的書庫,其收藏報刊達90多種,當中以中文報刊為主。

館藏有早期的《華僑報》、《澳門日報》、《文彙報》、《大公報》、《光明日報》的報紙合訂本,對於查找50~70年代的資料非常有幫助。

位址:水坑尾與約翰四世大馬路交叉口

開放時間:上午9時至12時,晚上7時至10時休館:逢星期一及公眾假期

最坎坷——澳門中央圖書館

在塔石廣場,荷蘭園大馬路上有著三座各具特色的歐式建築,其中一座紅黃相間的便是澳門中央圖書館(總館)。

然而這座總館的發展可謂是一波三折,它曾於1917年至1929年間先後搬遷至聖約瑟修院、峰景酒店大樓、塔石殘疾人收容所及前市政廳大樓,然後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才遷至荷蘭園大馬路現址。

目前它是澳門地區最大的公共圖書館網路,此館與分布澳門各地的6所分館所組成。其中總館館藏15萬冊圖書,整個圖書館網路的總藏書量為50萬冊。

整體上,總館館藏特色以資訊科技類圖書、英葡語書籍、澳門資料及葡萄牙在遠東的歷史文獻為主,另外,總館於2012年度向讀者提供世界各地的報紙69種,各類雜誌674種。

位址:荷蘭園大馬路89號A-B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10:00 – 20:00



最靈活——澳門流動圖書館

這座在城市裡穿梭的流動圖書館,事實上是一部圖書車。全車共31層書架,藏書量約為3000冊。車上藏書以大眾讀物、園藝、家政、醫藥書籍及小說為主。

它的服務開始於1986年10月,當時首輛圖書車固定停泊於白鴿巢公園前地,為澳門居民服務。為了讓居民能更多地使用流動圖書車的服務,新圖書車還調整了停泊地點及延長服務時間,巡迴停泊在三個服務店分別是黑沙環新街、巴波沙大馬路及氹仔哥英布拉街。流動圖書館的出現,成了城市中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12:00 – 19:00(星期四圖書盤點和整理工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