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過勞」還是「憂鬱」? 醫師建議對症治療

▲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右)表示,透過運動、抗壓飲食、紓解壓力等方式,有助於減緩輕微的工作過勞症狀。(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右)表示,透過運動、抗壓飲食、紓解壓力等方式,有助於減緩輕微的工作過勞症狀。(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記者常似虎 / 新竹報導

年假、228連假都已經結束,可是有些人已經「無力也無心」回歸工作崗位,難以承受壓力而鬱鬱寡歡;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表示「工作過勞」或「憂鬱症」容易混淆,需要經過評估與檢測才能對症治療,包括運動、抗壓食物都是提升身心抗壓性的良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伯翰舉例,一名50多歲竹科公司高階主管,多年前因為覺得工作壓力太大不想上班,就醫後長期吃高劑量抗憂鬱藥多年,狀況雖然穩定,但是擔心藥物導致的副作用,且患者和家人覺得自己沒有網路上描述的憂鬱症症狀,因此前往中醫大新竹附醫求診;經過壓力評估和檢測後,判斷患者的壓力主要是來自工作,比較像是「工作過勞」 (Burnout syndrome),經過諮商與生活飲食習慣的建議與藥物適當減量調整,目前已經逐漸恢復健康人生,對於工作生活再度充滿幹勁。

▲周伯翰表示工作過勞和「憂鬱症」症狀相似易混淆,建議找專業醫師做評估和壓力檢測。(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周伯翰指出,最近不少竹科工程師來就診,普遍描述的症狀都是工作過勞症狀,常見的心理症狀包括不想上班、工作時整天覺得筋疲力盡、疲勞無法恢復、對工作抱怨連連、失去熱情動力、對周遭變得麻木無感、容易煩躁沒耐心、和同事易起衝突、工作也無法專心、無法下決定、效率變差、失眠,其他常見身體症狀包括頭痛、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消化不良。

曾任哈佛大學壓力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也指出,根據過去自己發表在國際期刊的研究顯示:過勞會讓大腦前額葉功能低下,進而影響判斷力、生活動力、專心度、情緒和身體感覺的統合,因此造成工作過勞的身心症狀。

▲周伯翰(右)表示竹科人不少有工作過勞情況,透過運動、抗壓飲食、紓解壓力等方式可以減緩。(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周伯翰指出,工作過勞和「憂鬱症」症狀相似易混淆,當發現以上症狀,建議先找專業醫師做評估和壓力檢測;如果過勞症狀出現比較嚴重的身心症狀,甚至出現了焦慮症、憂鬱症的情形,更需要積極診療。

醫師建議除了透過美食、旅遊、向好友傾訴等放鬆方式,還可透過有氧運動333,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每次運動至心跳每分鐘130跳以上或是抗壓飲食:蔬果類如綠花椰菜、紅番茄、蘋果;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鮪魚、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橄欖油、堅果類有助於抗焦慮,藉此提升身心抗壓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