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找到新策略 「青春痘細菌」可製氣喘新藥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科學團隊發現,微粒子 (MIS416)源自痤瘡丙酸桿菌、也就是外界熟悉的青春痘菌,可抑制ILC2細胞所導致的氣喘症狀,對於T細胞導致的氣喘症狀也有療效,成為類固醇抗藥氣喘患者的福音。(圖/中研院提供)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科學團隊發現,微粒子 (MIS416)源自痤瘡丙酸桿菌、也就是外界熟悉的青春痘菌,可抑制ILC2細胞所導致的氣喘症狀,對於T細胞導致的氣喘症狀也有療效,成為類固醇抗藥氣喘患者的福音。(圖/中研院提供)

記者許維寧 / 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科學團隊發現,微粒子 (MIS416)源自痤瘡丙酸桿菌、也就是外界熟悉的青春痘菌,可抑制ILC2細胞所導致的氣喘症狀,對於T細胞導致的氣喘症狀也有療效,成為類固醇抗藥氣喘患者的福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治療氣喘多使用抗發炎藥類固醇,但近年越來越多患者出現類固醇抗藥性反應、深受氣喘之苦。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團隊發現,第二型先天免疫細胞(ILC2)誘發的急性呼吸道免疫反應,與類固醇抗藥性氣喘相關。為抑制ILC2細胞增生,研究團隊將帶有「TLR9配體(CpG)」的免疫調控微粒子以吸入劑型投藥,發現有助於治療氣喘。

中研院生醫所助研究員張雅貞表示,「過去認為T細胞才是造成氣喘的主因,並以類固醇吸入劑治療;隨著愈來愈多類固醇抗藥性患者增加,研究發現的 ILC2細胞被視為新的氣喘治療標的」。

研究以免疫調控治療氣喘,使用帶有「TLR9配體(CpG)」的免疫調控微粒子,可分泌干擾素以抑制ILC2細胞傳遞氣喘發炎反應訊息。

免疫調控微粒子(MIS416)含有能刺激分泌干擾素的TLR9配體(CpG)成分,研究團隊以吸入劑型投藥進行老鼠實驗,發現可抑制ILC2細胞所導致的氣喘症狀;對於T細胞導致的氣喘症狀也有療效,相較於目前的類固醇處方藥更具優勢。

張雅貞助研究員表示,微粒子(MIS416)源自痤瘡丙酸桿菌,也就是外界熟悉的青春痘菌,其含有CpG成分,且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對於人體相當安全且耐受性良好。該研究成果已於今年3月刊登於《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