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報報/昔日當紅明星晚景淒涼 鄭則仕欠債千萬

昔日當紅明星晚景淒涼引唏噓。
昔日當紅明星晚景淒涼引唏噓。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娛樂圈的一些明星,年輕時以血汗打拼功成名就,晚年卻因各種原因而經濟困窘、身患重病、老無所依,那些香港影視鼎盛時代成就的明星,已經集中進入中年或者老年,讓我們經常目睹許多這種落魄,真是好心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台灣網報導,現年59歲的老牌打星劉家輝,自2011年8月中風導致右邊身癱瘓後,一年多來不但要接受艱苦治療,還承受家庭糾紛困擾。

劉家輝病後慘遭妻兒離棄,早前又同前女助手馮映華爆出金錢糾紛,更驚聞兒子與馮映華同一陣線一齊出庭,劉家輝激動暴食致狂嘔入院。

樊亦敏擔任劉家輝遺囑的見證人在上月,又曝出劉家輝的前助手兼前任委托人馮小姐,私吞了本屬於劉家輝近200萬人民幣酬金,真是屋漏兼逢連夜雨。據知每月近10萬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之醫療護理費用,已把劉家輝僅有的現金用得七七八八,見盡家庭冷暖的劉家輝,早前已在她和律師等人見證之下,立下遺囑,真是唏噓。

回無線電視台敘舊劉家輝自中風後,因行動不便,故未有再拍劇。日前劉家輝的舊公司無線安排他重遊電視城。片段中,劉家輝乘坐七人車去到將軍澳電視城,好友樊奕敏同行。

《陸阿採與黃飛鴻》1974年劉家輝進入電影圈後,從龍虎武師、武術指導做起,1976年由義兄劉家良執導的《陸阿採與黃飛鴻》為其第一部挑大梁的作品。

《少年三十六房》但是1978年的《少林三十六房》真正讓他聲名大噪。這部電影大為成功,不但是當年香港的十大賣座片,也在國外獲得不錯的回響。

《少林三十六房》他在該片中飾演的三德大師讓觀眾印象深刻,也讓光頭成為他的註冊標記。後來在邵氏拍的幾十部影片裡,他幾乎都為飾演武僧。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本片拍於1979年,由武打明星羅烈自導自演,並邀得劉家良作武術指導。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由於由羅烈主演的《洪熙官》取得了巨大成功,羅烈在這部被視為續集的影片中再次飾演了一位惡人。而片中的主角劉家輝必須學習一種特殊的拳法才能破解羅烈高深的閉氣功,堪稱是一部經典的動作片。

《中華丈夫》在片中劉家輝對各種武藝都表現得十分精通,而且把平日如何練功的一些細節都展示了出來,讓人印象深刻。

《中華丈夫》此劇為劉家良硬橋硬馬真功夫作品,劉家輝亦憑此奠定功夫巨星的地位。

《少林搭棚大師》1980年,劉家良執導了《少林36房》的續集《少林搭棚大師》。較之前作,本集更多諧趣。而劉家輝亦不再扮演三德和尚,反而以鬼馬搞笑示人,出演一個不學無術、靠騙為生的混混兒周仁傑。

《少林搭棚大師》邵氏時期的劉家輝最常見的就是和尚造型,他的和尚戲特別多,也特別受歡迎,尤其是各種少林系列。他與劉家良合作的電影總喜歡玩武術或是器械的科教片,好像各種教學內容。但這部《少林搭棚大師》除了武術教學,還將武術與木工活結合在一起,讓你即看了功夫展示,還學習了木工建築手藝,也算一舉多得了。當然,首先是本片的娛樂性很好。

《少林搭棚大師》無可否認,《少林搭棚大師》的故事情節比首集相對簡單,又淡化矛盾衝突,迎合當時的喜劇潮流,夾雜太多笑料。

《武館》從開場的舞獅奪青、兄妹二人曬藥材時的鬥嘴鬥身手、到布匹測馬步,大米測身手,還有最後的九曲巷拳腳功夫,打鬥場場各有特點。

《少林搭棚大師》。



《武館》集中表現了劉家輝功夫片的水準,以舞蹈式打鬥為表。其中劉家輝與王龍威的巷戰,是很經典的打鬥場面。

《唐伯虎點秋香》當功夫片熱潮消退、邵氏不再拍攝電影之後,劉家輝轉向電視劇發展。少了邵氏公司的幫助,他的知名度不如以往,逐漸只能在電視劇或電影中扮演配角或者是反派。

《唐伯虎點秋香》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奪命書生,讓不少觀眾對他印象深刻。

《神雕俠侶》金輪法王即使你沒看過邵氏電影,也一定看過他參演的電視劇,在《神雕俠侶》中飾演的金輪法王,深入人心。

金輪法王。

劉家輝在《倚天屠龍記》中飾演成昆,演技讓人大呼過癮。

你一定看過張衛健版本的西遊記,劉家輝在《西遊記》中飾演的牛魔王,你還記得嗎?



劉家輝在《追殺比爾》拍攝現場與鄔瑪·舒曼對戲他曾受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之邀在《追殺比爾》電影系列中演出,分別在第一集中飾演瘋狂88的殺手強尼莫,第二集中飾演武術高人白眉。為此他也迎來了他事業的第二春。

《追殺比爾》由於劉家輝五官清秀,頗具男子氣概,成為不少少女們心目中的偶像。更有甚者,將其布娃娃稱為蹼熊,也是喜好劉家輝的一種表現。

《仙劍奇俠傳三》 飾邪劍仙。

《少年四大名捕》。

劉家輝拍完無線劇集《萬凰之王》後不久就中風。

劉家輝TVB外事部曾先生,他表示據他了解,劉家輝的康復情況相比兩年前剛中風時已大有好轉,作為當年邵氏和TVB的資深藝人,如果劉家輝真的遇到經濟困難,TVB也一定會想辦法籌集善款幫助他。

藍潔瑛:從「靚絕五台山」到「四大癲王」。



藍潔瑛,84年訓練班畢業,是當時最受力捧新人中的頂尖,有「靚絕五山」(「五台山」即香港五家電視台)的稱號。《家有嬌妻》 當時藍潔瑛自恃美貌,年輕氣盛。要她拍民初劇,她嫌「豬腸頭」難看而拒絕;要她夏天拍古裝片,她又怕發熱疹,拒絕。1984年,藍潔瑛因不肯剪發拍《大香港》,被TVB雪藏一段時間。1985年解凍後,藍潔瑛拍的第一部劇《六指琴魔》,反應欠佳,其受捧程度已大不如前。

藍潔瑛1986年的藍潔瑛已和TVB非常不合作,當年她只拍了《英雄故事》和《鑽石王老五》兩部劇。之後藍潔瑛因一次拍造型遲到,被TVB雪藏起來,不再給她工作。1987年合約期滿,藍潔瑛離開了TVB。不過她當時並沒有不開心,而是很開心,感覺如釋重負,在外游離了大約1年半。

藍潔瑛1988年中,TVB重新聯絡藍潔瑛,雙方簽了1年的合約。藍潔瑛正式回歸TVB的懷抱,出演的第一部劇是《摘星的女人》,而後是《萬家傳說》。

藍潔瑛1989年可謂藍潔瑛當紅的一年,全年共有7部劇上映。不僅演技備受讚賞,工作態度也突然轉變,可謂好評如潮。尤其是《霓虹姊妹花》中的媽媽生一角,成為她當時的代表作。《萬家燈火》和《義不容情》都進入了1989年全年收視的三甲。

藍潔瑛在《還我本色》拍攝之後,藍潔瑛休息了一段時間,此時的她對TVB又開始不滿了。藍潔瑛改簽了陳自強的經理人公司,力求在電影圈發展。與TVB只簽了部頭約,同時推掉了TVB的多部劇,此後便突然傳出她瘋癲的消息。

《月光寶盒》為什麼一代美人會變成今日瘋癲的天地?一切要從一部電視劇開始說起。1992年,藍潔瑛參與無線電視劇《大時代》的演出,飾演玲姐一角。劇情發展講述其一生坎坷,可以用慘到無倫來形容,不僅從未有好日子過,最終更慘死槍下。而她演來也入木三分,演技大受好評,但事後藍潔瑛卻向譚詠麟表示一直無法抽離角色的痛苦感覺。

藍潔瑛2005年藍潔瑛因揮霍度日,不得已向法院申請破產。3月又被診斷發現子宮腫瘤,無錢做手術,睡在病床上的她非常無助。同年,她又因為沒錢交2160元罰款而上了各報紙。十幾年來,藍潔瑛一直行為失常。沒有工作,情緒受困,經濟更陷入困境。

藍潔瑛2013年12月,香港《壹周刊》報導,藍潔瑛曾被兩名電影界大哥性侵。其友楊曼莉也透露藍潔瑛因被影壇大哥性侵,內心受到無法抹滅的創傷。其中,鄧KOEI與曾志偉相當大嫌疑。



藍潔瑛申請破產後的藍潔瑛,經濟拮据,住公屋拿綜援度日。雖然生活過得艱苦,但現年48歲的她,在無工作壓力下,反而心寬體胖。

惠天賜一生情路坎坷,他在80年代與亞視前高層陳貝蒂結婚,二人育有兩女頌玲及鎧玲,卻因為性格不合而離婚。1996年,惠天賜與拍拖兩年的女星斑斑結婚,二人育有一子,可惜也因為性格分歧,於2001年離婚。

惠天賜與惠英紅共有八兄弟姐妹,二人小時候因為家貧,四出賣藝幫補家計。有指因為二人分開生活,感情一般,但惠英紅漸有名氣,馬上推薦哥哥進入邵氏拍戲。惠英紅曾經大贊哥哥武功了得又有才華,可惜欠缺運氣,有指惠天賜與斑斑離婚後欠債累累,但惠英紅依然力撐哥哥是正人君子,而且不相信哥哥曾經打老婆,護兄情切!

其中在《陸小鳳之鳳舞九天》飾演「劍神」西門吹雪一角可謂經典,直到90年代才轉投亞視。

萬梓良版陸小鳳(中)、惠天賜版西門吹雪(右)、黃允材版花滿樓(左)

陳鴻烈低薪過勞死 TVB拒發撫恤金。

香港無線電視黃金配角,在電視劇《畢打自己人》中飾演集團主席的陳鴻烈,2009年11月24日下午4時許在香港電視城拍片時心臟病突發昏迷,由救護車送將軍澳醫院搶救。經醫生搶救兩個小時後,於19時11分逝世,享年66歲。

順利的從藝經歷讓陳鴻烈並沒有太多的憂患意識,優厚的演藝報酬也讓他揮金如土,1974年,在事業上順風順水的陳鴻烈與花旦潘迎紫結婚,幸福的光景並不長久,不久後兩人以離婚告別一段婚姻。而幾乎是這段婚姻葬送了他正紅的演藝事業:陳鴻烈夜夜笙歌,並遭前妻指責,以致名聲敗壞,遭到電視台及傳媒封殺。1983年,年近不惑的陳鴻烈轉行做牛仔褲生意,並因此結識現任太太徐世榮。

陳鴻烈與潘迎紫的結婚照。

據港媒報導,1998年版的《鹿鼎記》中飾演胖頭陀的前TVB演員車保羅的母親驟然病逝,由於車保羅月收入只有約4100元港幣,生活困難,車保羅連給母親辦身後事的錢都沒有,只能無奈地通過TVB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向外界發出消息,希望外界能夠幫助他籌得母親的殯葬費。車保羅還表示,「圈內人情好冷。」從曝光的車保羅近照中可看到,「胖頭陀」比以前瘦了一大圈,神情非常憔悴,地點據港媒考證似乎在香港社會福利署。

大陸觀眾最熟悉的車保羅的角色,要數1998年版《鹿鼎記》裡他飾演的胖頭陀了。《鹿鼎記》播出讓陳小春等一批演員聲名鵲起,而那位吃了「豹胎易經丸」從一個又矮又胖的人變成一個又高又瘦的人的「胖頭陀」更是成了經典。因為角色深入人心,車保羅還獲得了東芝一系列廣告的拍攝機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