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上市條件上路〉上市櫃方案出爐 力抗陸股磁吸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 (FII) 火速獲得大陸證監會核准掛牌,引發外界擔憂台商赴陸上市出走潮,證交所、櫃買中心今 (31) 日發布多元上市條件,開放大型無獲利企業也可以上市,以為對抗陸股磁吸效應,金管會今年新增 IPO 目標家數為上百家,要力抗陸股磁吸效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今日分別公告上市條件,其中證交所公告新增二種大型無獲利的企業,可以申請上市,分別為:

一、市值達新臺幣 50 億元以上:最近 1 年營業收入大於新臺幣 50 億元且較前 1 年度為佳,最近 1 年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正數,淨值占實收資本額 3 分之 2 以上。

二、市值達新臺幣 60 億元以上:最近 1 年營業收入大於新臺幣 30 億元且較前 1 年度為佳,淨值占實收資本額 3 分之 2 以上。

櫃買中心中心也新增「申請時最近期淨值達 6 億元以上且不低於股本 2/3;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來自主要業務營業收入達 20 億元以上,且較前一個會計年度成長;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淨流入」的財務指標組合,作為多元新上櫃條件。

金管會日前指出,訂定無獲利企業可以上市櫃,是為利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來台掛牌,並責成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成立專責服務窗口,尋找並輔導符合資格條件的企業申請上市櫃。

金管會指出,多元上市櫃條件將與現行的上市櫃條件並行,沒有限制新創產業才能適用多元上市櫃條件,也就是企業只要符合上市櫃條件其中一個情境就可申請掛牌。

另外,對於今年企業 IPO(首次公開發行) 家數目標,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先前訂下上市、上櫃各 30 家,興櫃 35 家,若外加去年考慮匯率因素遞延掛牌的企業,並且透過今天多元上市法規的鬆綁上路後,金管會估計上市、上櫃與興櫃掛牌數今年要新增百家不是問題,力抗陸股磁吸。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