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女董放話砸500億研發晶片 揭開中國當下的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

這場貿易戰讓中國的晶片與半導體產業受到眾人矚目,中國知名空調業者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就放話,未來幾年要砸人民幣 500 億研究晶片,不過這番豪語引來學者批評董明珠不懂科學,強調研發過程很漫長,強調這是非常庸俗、非科學化的言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董明珠指出,未來幾年要砸重金研發晶片,強調不要受制於人,否則一旦外人不給晶片,空調做得再好也沒用。董明珠強調:「哪怕投資人民幣 500 億,格力也要把晶片研究成功。」

目前格力電器一年進口 1 億多顆、5 億美元的晶片,格力室外機的主控晶片主要仰賴進口,至於室內機的晶片則是格力自主設計,可在中國境內生產。

董明珠這番言論一出,引來各方質疑,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以格力的規模做晶片設計毫無問題,但要覆蓋整個產業鏈不太現實。漢德工業促進資本主席蔡洪平更批評,目前中國彌漫著非常庸俗、完全非科學化的討論,更直指董明出要花 500 億做晶片的舉動,真的不懂科學,強調晶片研發的過程不僅漫長,更需要多方和全球化的合作。

事實上,要花人民幣 500 億研發晶片,對格力來說壓力不小,背後必須有強大現金流支撐。尤其先前董明珠才放話,到 2023 年要實現人民幣 6000 億元的銷售目標。反觀格力電器 2017 營收人民幣 1500 億,代表到 2023 年前營收得成長三倍,要達成並不容易。格力電器今 (13) 日股價弱勢,跌幅一度逾 2%。

格力電器今日股價走勢 (圖自新浪財經)
不管格力造晶片是可行或不切實際,這也反映出中國在貿易戰下,晶片必須受制於人的集體焦慮。有業界人士指出,中國晶片需求量佔全球一半,美國想靠貿易政策卡死中國並不容易。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雲庭表示,目前中國處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中間位置,自給率只有 10%。但他指出,半導體是全球不同國家、企業集大成的結果。從產業鏈來講,材料、裝備、製造、設計、封裝測試五大環節,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把環節中所有的主節點承擔下來。從需求方考慮,不賣給中國,也沒有地方可去,強調「美國想要卡死我們,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聯席總裁王慧軒提醒,目前中國晶片與半導體和別人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強調不要說太多泡沫性的話,更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意志力和恆心。更呼籲政府要在投資強度、集中度與人才培養上配合,集中精力發展積體電路。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