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電視劇產能過剩 壓了6年還不見天日

中央社 財經 / NOWnews
中央社 財經 / NOWnews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7日電)中國大陸電視劇年產量約1萬5000集,但一年只能播出8000集左右,影視劇也出現「產能過剩」。近日頗受好評的「如懿傳」就是輾轉多家衛視後,終於在網路平台找到露臉機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一些熱播且造成話題的影視劇,往往讓外界以為,本地影視產業榮景一片。

不過,新京報今天報導,大陸電視劇產能過剩,產播失衡,大量電視劇無法播出成為積壓劇,很難收回成本。

報導統計已知積壓超過2年的電視劇,至少就有16部,庫存最久的是唐嫣主演的時裝劇「格子間女人」,已積壓了6年還沒播出。

報導分析電視劇積壓的原因,主要是優質劇集版權價格上漲,二、三線衛視購劇資金吃緊,轉而只能買老劇,跟播二輪、三輪。隨著電視劇集數越來越長,一年能成功上衛視頻道的劇集數量減少。

此外,有些戲製作完成後才發現涉及敏感題材,或是主角牽涉負面新聞,導致作品無法播出。都市情感劇的題材同質化嚴重,導致戲劇品質欠佳。

有一些積壓劇通過網播重見天日,譬如「如懿傳」最後落腳騰訊視頻。但不是每部戲都能透過網播消化。

事實上,大陸電視劇對於境外電視劇播出有時間長度限制,黃金時段也留給了國產劇,但這些保護措施對於消化電視劇產能過剩沒有太大幫助。

大陸國產劇過剩已是老問題。文匯報2013年就曾報導,電視劇總量太多造成大量浪費,就算播出也很大機率成為「炮灰」。當年度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中,收視率超過1%的不到10%;75%的電視劇收視率不到0.5%,「高產低質」成為大陸國產劇甩不開的包袱。(編輯:馮昭)1070927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