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記事本/虛擬貨幣暴跌為什麼?連台積電也受影響

▲區塊鏈近年全球大熱門,運用「加密」以及「去中心化」為概念,造就網路世界中的金融新藍海,相關商品應運而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區塊鏈近年全球大熱門,運用「加密」以及「去中心化」為概念,造就網路世界中的金融新藍海,相關商品應運而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許家禎 / 綜合報導

比特幣近期跌破5000美元(新台幣15.5萬元),引發外界對虛擬貨幣可能泡沫的負面想像,甚至情況比2000年的網路泡沫還嚴重。虛擬加密貨幣近幾年興起,主要是「去中心化」的特質吸引人,但其中問題也不少,像是缺乏監管,透過虛擬貨幣洗錢的新聞時有所聞,再加上許多國家開始加強管制,都引發恐慌性賣壓。就連台積電也表示,挖礦需求減緩,可能影響部分營收與獲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虛擬貨幣會興起,主要是「去中心化」的特質吸引人。因為過往主要以各國央行或銀行的遊戲規則為主,一般人只能在既定的規則下交易,因此民眾轉帳要付手續費、刷卡也要手續費,舉凡透過銀行交易的,都可能得支付各式名目的交易費或手續費。

然而虛擬貨幣這項技術的特色在於「去中心化」,剔除了中間人(如央行、銀行),但又能在一定信任基礎架構下讓民眾或機構彼此交易,因此手續費、交易費都可能被省去,如此一來,不論是對個人或是機構,大量降低成本很具吸引力。

而這種在一定信任基礎架構下的去中心化原理,主要是在區塊鏈網絡發生的,每筆交易都存有記錄,並放在系統中的無數節點上,而任何人皆可參與管理節點,人們稱之為「挖礦」。之所以會取名「挖礦」,主要是因為用中央處理器(CPU)或圖形處理器(GPU)等裝置來處理電腦運算資料,這形式就像「挖礦」一樣而得名。

至於處理電腦資料這部分,則會發行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來激勵「礦工」,當越多人參與挖礦,不僅交易精準度、安全性提升,礦工獲得的獎勵金額也更高,吸引部分人士積極參與。且也因為記錄被無數個節點記著,使交易無法被竄改,有人形容這就像讓一群節點管理者(礦工)共同安全地維護同一份帳本,認為這樣安全性較傳統交易還要高。

而虛擬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萊特幣等就是使用區塊鏈技術,像美元、歐元、人民幣一樣被運作。透過電子貨幣交易所等機構,就能以虛擬貨幣兌換當地的現金,也可以直接以虛擬貨幣購買商品或服務。

目前最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後,在2017年聖誕節前大漲到2萬美元,一年漲幅超過23倍,期間還有專家認為比特幣明(2019)年還會漲到6萬多美元,但如今相隔一年卻跌破5000美元,形成4000美元保衛戰。

只是虛擬貨幣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目前並不完全透明,管理節點的部分難道不也是另一種的形式與制度,難保礦工們不會動手腳,且缺乏監管,有些不法人士甚至利用虛擬貨幣來洗錢,如果體系中發生危險,也沒有像傳統金融體系的央行來調節貨幣,因此外界有所疑慮,再加上投資門檻高,更遑論成為全民投資運動。

由於某方面威脅到金融體系,因此不僅中國大陸加強打壓虛擬貨幣的力道,就連日韓也對虛擬貨幣提出新的監管對策,整體虛擬貨幣環境惡化,都引發一股恐慌性賣壓,因此暴起暴跌可以想見。有外媒更報導,這波比特幣跌幅已經比2000年網路泡沫化的那斯達克還慘,但或許泡沫過後,生存下來的虛擬貨幣將更加茁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