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炒房/香港瘋狂房價!“廚廁合一”劏房月租3萬

不到2坪大的劏房,「廚廁合一」是常態,在香港有近21萬人,住在這樣狹窄的空間裡。(圖/翻攝網路)
不到2坪大的劏房,「廚廁合一」是常態,在香港有近21萬人,住在這樣狹窄的空間裡。(圖/翻攝網路)

記者詹凌瑀 / 綜合報導

香港回歸逾20年,香港人的生活有著什麼樣的變化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港在1997年回歸後,人口增加14%,其中從中國移往香港的新移民超過10%,首當其衝,就是香港的房價,在中國資金及投資移民湧入下,不斷飆漲。根據美國物業顧問公司Demographia的估計,自14年前房地產蕭條結束以後,香港房價漲了將近400%,有錢人靠著炒房迅速致富;而窮人卻只能被租金追著跑。

香港平均每坪6萬3000美元(約台幣194萬)的高房價,連續8年蟬聯「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第一名,「18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

美國物業顧問公司Demographia一項調查顯示,香港仍為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房價入息比率(本地房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高達18倍,遠遠甩開排名第二雪梨(12.2倍)及溫哥華(11.8倍)。(圖/翻攝網路)

在這樣的高房價壓力下,香港出現了特有的房產物件-「劏房」。「劏」是句粵語用詞,意思是「剖開」。所謂「劏房」,其實就是將一個完整的室內單位,分隔成數個獨立的私人居住空間,大部份只有1-2坪大小,結構非常簡單,通常是一個臥室加上一個洗手間,有些更小的劏房,甚至還得跟其他人共用衛浴、廁所和廚房。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像這樣的劏房,在香港有9.27萬個,居住在其中的港人總數達到近21萬人,也就是說,這麼狹窄的空間裡,平均每間住了2.3人。

是的,不到2坪的劏房,是許多香港底層民眾三口之家的居住處,是窮人唯一的依靠。

香港房價猶如天價般高不可攀,不少底層民眾住在不到2坪大的劏房。(圖/翻攝香港01)

如果你以為這樣的租屋物件"很便宜",那就大錯特錯。根據香港大學調查顯示,港島西區有逾千間劏房,租金較九龍西高逾1成,一間80呎的劏房(約2坪)租金要8000多元港幣(約3.2萬台幣),有3口家庭花超過一半收入交房租,而且租金年漲10%。一名住在劏房的梁太太,一家三口只靠老公每月1.5萬港幣(約6萬台幣)收入生活,每次繳完房租、水電費,只剩下5000元(約2萬台幣),梁太太接受媒體訪問時激動落淚:「這種日子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另外一位李先生和妻子以約4000元月租(約1.6萬台幣)在一間40呎劏房(約1.1坪)住了9年,屋內除雙層床架、廁所和桌子,就沒有其他活動空間。

約1坪大的劏房,連基本的活動空間都是奢求。(圖/翻攝topick.hket.com)

70多歲的黃先生與妻子,在距離市區較遠的深水埗,以近4000元的價格,租下一間86呎(約2.4坪)、「廚廁合一」的劏房。廚房跟廁所沒有間隔,炒菜鍋旁邊就是馬桶,每次上完廁所,臭氣在「廚廁房」內半小時,久久無法散去。即使黃太太盡量保持劏房的整潔,黃先生說,他每個月至少拉肚子4次,懷疑食物受到廁所細菌污染。

洗澡更是一門學問,如何不讓水花噴溼冰箱,不讓水撒滿整個廚房,「首先花灑不能開太大。洗正面時,會用身體擋着水花;到洗背面時,人要180度轉身,再用背脊擋着水花,避免弄濕冰箱。」這是黃先生的經驗談。

黃先生的「廚廁合一」劏房,飯味伴著臭味,這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寫照。(圖/翻攝香港01)

根據香港政府數據統計,香港的收入不平等已創下40多年來的高峰,房價居高不下,損害社會底層人們的居住權益,也使社會氛圍趨於緊張。根據美國一所研究機構最新發布的調查,香港資產超過3千萬美元(約9.24億台幣)的有錢人多達1萬人,是全球富豪數量最多的城市。

但生活在貧窮中的香港人卻不減反增,根據香港政府資料顯示,至2017年底為止,香港生活在官方貧窮線以下的人,也就是個人每月收入不到4000港元(約台幣1萬5800元),或是一個四口之家的每月收入不到1萬9900港元(約台幣7萬8500元),已增至大約140萬人,占740萬人口的20.1%,也就是說,在香港每5個人就有1人是窮人。

在香港經濟結構嚴重失衡之下,高房價、高物價,以及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差距,在在讓港人痛苦指數攀升,中產階級淪落「中慘」階級。東方明珠進退兩難的境遇,住在劏房煉獄中的香港人,看不到未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