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傳扭曲位移 中國官媒:是彈性狀態

中央社 社會 / NOWnews
中央社 社會 / NOWnews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三峽大壩近來傳出壩體變形扭曲,引發對潰壩的擔憂。中國官媒近日加強澄清,但說法並不統一。有的說是谷歌衛星圖場景出現偏差,也有的說大壩處於「彈性」狀態,其實一切正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澎派新聞引述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局樞紐運行部主任專業師曹毅表示,用戶看到的三峽大壩谷歌衛星圖並非衛星直接拍攝,而是經過一系列算法處理形成,由於谷歌地圖和中國地圖的某些算法不同,因此顯示時某些場景出現偏差。

一邊說地圖顯示問題,但中新社等官媒又引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三峽小微」表示,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範圍內。

這篇微信文章說,2015年7月,中國工程院完成了「三峽工程建設第三方獨立評估綜合報告」,評估意見認為:三峽樞紐工程175m試驗性蓄水以來,三峽樞紐建築物各項監測值均在設計允許範圍內,各建築物工作性態和電站機組運行正常。

文章表示,關於大壩變形方面,截至2019年4月,壩基累計垂直位移在1.45mm到26.69mm之間,壩體主要受水位和溫度影響呈週期性變化。每年冬季向下游位移,夏季向上游位移。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分布與壩高相關,表現在河床中間大,兩岸逐漸減小,符合重力壩變形規律。

三峽大壩工程自籌建起就有不少爭議,爭議多集中在技術方面,也有質疑大壩將帶來泥沙淤積,可能誘發地震,並改變庫區氣候生態等問題。(編輯:翟思嘉/張淑伶)108070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