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結合外送平台,店面市場殺出一條生路

▲外送平台崛起,路上可以看見不少外送員。(示意圖/NOWnews 資料圖片)
▲外送平台崛起,路上可以看見不少外送員。(示意圖/NOWnews 資料圖片)

文 / 徐佳馨

前幾天和朋友聚聚,約好在的市民大道的一間小店,好一陣子沒來,選擇從東區沿著敦化南路轉往市民大道,這一整條各具特色的店家,連假前夕還是有那麼多人出來吃吃喝喝,比起幾年前整條路上兩三隻貓的慘狀,無論到底是大夥沉湎於小確幸,抑或是台資、台商回流帶動消費力,現在真的好多了。不過消費者心思難測,整條盡是食肆的路上,強弱態勢明顯,守著大半空位的還不乏是媒體報導的名店,競爭之激烈,不言可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生意好些,另一個和以前不一樣的,是這條路上許多店家都配合了 Uber Eats 和 foodpanda ,無論是燒肉或是熱炒,動動手指就能送到家,若要說線上線下虛實整合,餐飲業倒是願意嘗新為自己找出一條生路。特別是市民大道上的這些店家,多數都不是過路客,透過外送平台,在無需增加外送人力的狀態下,一方面接些訂單,二方面還能順便打打廣告,吸引一些新客人,虛實之間,倒也不失為是生命走出自己一條路的形式。

事後私下打探了平台對店家抽成,歸納起來,每筆訂單在3成上下,這樣算算要想靠外送賺大錢完全不可能,對店家來說,外送平台並非生財工具,而是行銷通路,這個路數,和幾年前大家狂卡位一級商圈店面做為廣告宣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現在戰線拉到虛擬世界,從餐飲開始也算是水到渠成。


首先,是台灣餐飲業市場長期處在高競爭、高成長狀態,並且不斷有新競爭者加入。根據財政部統計,去年全台餐飲業家數達14.1萬家,寫下六年新高,這除了是台灣人愛吃、愛嘗鮮的性格外,小型創業多選擇餐飲入手,也是原因之一,也因為這原因,餐飲業更願意推陳出新,也願意求新求變,自然與外送平台一拍即合。

其次,是願意選擇外送平台的消費者,對價格較不敏感。即使許多提供外送的店家額外加價,消費者仍願意買單,要是外送平台祭出折價優惠,更提高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好的消費經驗也會讓消費者一再回流,讓外送型態的消費能夠成長茁壯。

當線上線下整合已成趨勢,兩者均不會因為過度競爭而完全消失,他們自然會運作出一套商業法則,差別只在產業。願意嘗鮮的新店家,透過網路平台媒合願意嘗新的消費者,無論是否能發展成如對岸的外送日常,虛實之間能形成互補,就可能會是新消費行為的火苗。

對於店家,線上線下整合最大的好處是,不再侷限店面所在位置,透過虛擬平台,只要好吃和具特色,形成口碑之後,一樣有機會能把虛擬客拉到現實世界;對平台業者而言,好店家的加入,有助平台提升知名度與指名度,好店與好平台的強強聯手,只要不要其中有人拿翹破壞規矩,自然會形成一套生存學,也無須公權力過度介入。

目前看起來,外送市場百家爭鳴自是必然,依照台灣的商業慣性,過陣子就會漸漸走向整合,留下幾家為數不多的業者各據一方,在這過程中廝殺難免,消費者在這段時間能享受到更多折扣,成為其中最大獲利者。

只是,在虛實整合之中,當市場夠大,看著接二連三的外送車禍,無論業者或市政府,都是到了該為外送小哥小姐們想想保障與安全的時候了。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