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論壇/留日學生揭九一修憲問題 矛盾不解決難改革

▲《NOWnews今日新聞》有感於台灣現行憲政體制亂象,在今(25)日舉辦「修憲論壇」,號召了青年學子、學生領袖與政治人物、專家學者與會分享,要為模糊的憲政體制問題找尋答案。(圖/NOWnews攝影中心)
▲《NOWnews今日新聞》有感於台灣現行憲政體制亂象,在今(25)日舉辦「修憲論壇」,號召了青年學子、學生領袖與政治人物、專家學者與會分享,要為模糊的憲政體制問題找尋答案。(圖/NOWnews攝影中心)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台灣目前正面臨行政院長與總統權責不分的困境,經歷4位總統卻消耗了高達17任行政院長,除了修憲之外,也有部分青年聲音支持制憲,也有人討論修憲達成制憲效果的可能,但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的台灣學生楊剛指出,目前憲法與九一修憲後的憲政問題是有所矛盾,如果沒有解決變很難單靠修憲改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剛說,修憲跟制憲一直是台灣國家正常化論述中兩大分支,常常戰得難分難捨,互相攻擊為華獨或是過度理想化,問題核心也常被指向「修憲有無可能達成制憲效果」,但中華民國憲法所揭示的精神與九一修憲後的憲政問題是有所矛盾的。

「憲法是現代國家的核心,古典上理應是社會契約,但就算不論台灣人分歧的史觀,台灣的政治條件,都使得得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本土化、民主化的並進過程中變成蟹足腫一般的存在,越正常化越不正常。」楊剛指出,台灣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透過憲法增修條文開啟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的民主化契機。但是第一次憲法增修條文仍由老國代通過,並增加了所謂的「自由地區」,並規定「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間人民」的事務。

楊剛說明,眾多批評九一修憲仍代表著「法統」為中華民國憲法核心,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但「一中」與「憲法」有無脫鉤的可能?憲法從前言到第2條,皆強調「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因此「國民主權」才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而制憲者其實也未硬性規定國民認定的範圍,憲法允許中華民國隨著時代變動,只要滿足國民主權、民主代表、共和體制原則,就符合憲法。

他認為,憲法將國民範圍留諸國會,由社群成員共同定義,因此一中原則所框入的「大陸地區人民」才是於憲無理的說法。九一修憲的一中前提無視了台灣的實質民主治理,更違反了國民主權原則,納入大陸地區人民,以及無實質統治的地區。一中與憲法其實應該相斥。

近十年以來的憲政爭議,都已經顯示台灣已經準備好進行「國民憲政運動」,由下而上地進行憲政實踐,才應該是憲法的精神,也是現下實質為中華民國國民的台灣人可以思考的方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