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薩爾受訪也表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在國際公衛社會上支持台灣,確保台灣人、美國人,以及全球人民的健康,這是他職責的所在。阿薩爾這番說法,也讓人想起美國曾聲援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但無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源和人脈,最近似乎受制於中共,最後讓美國負氣宣布退出WHO,全案將於明年2021年7月生效。美國這樣挺台灣,也可能是「美中角力」下必須為之的戰術。


至於台灣未來能否加入WHO,與美國在WHO至今動不了中共的影響力,並不是這場大戲的真正主軸,真實主軸可能在「美國年底總統大選」和「中美兩強的角力火花」上,美衛生部長訪台可能只是戲碼中的一段插曲。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即將在今年2020年11月3日登場,根據之前幾項民調顯示,川普的支持度嚴重落後,有可能失掉連任寶座,川普競選團隊目前正主打「中美兩強角力」,似乎讓川普的支持度起死回生,初見止血。
美國境內之前爆發「黑人佛洛伊德之死」的種族暴亂,與美國處理新冠肺炎「疑似防疫不當」竟成為全球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高達16萬人病死的爭議,但在最近「中美兩強角力」的種種對撞舉措下,焦點似乎被慢慢轉移。
根據Hill-HarrisX在8月2日到5日所實施的民調指出,如果今天就是總統大選,有43%選民會投票給民主黨的拜登,現任共和黨的川普雖暫時落後,但已經回升到40%支持度。這項民調的誤差值在正負1.84%之間,兩人的聲勢可說是拉回到勢均力敵,有待觀察。
美國對台灣如此大力的支持,究竟可以延續到什麼時候?是持續到川普的民調領先,並擺脫拜登的糾纏之後?還是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的那一刻起?甚至是「美國不惜觸怒中共,也要力挺台灣,持續到新一任總統的4年任期內」?一切都很難說,台美雙方的情誼發展,真的要「邊走邊瞧」。
這次阿薩爾來台,與我方簽署美台衛生合作備忘錄,也傳出美國未來若真的成立一個取代WHO的衛生國際組織,也考慮邀我參加,台灣在美中兩強的衝撞下,能獲得什麼實質利益,與避免「兩頭大象打架,腳下小草遭殃」的無端禍害,可能更為實際與重要。
美國衛生部長來台的外交成功與振奮感,可以高興幾天,但不要被沖昏頭。中美兩強角力的變化,與台灣未來如何趨吉避凶,才是國安與外交團隊更大的試煉與後續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