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辦婚禮被嫌「不懂事」!過來人揭慘例:就是成果發表會

▲一名女網友提到自己和另一半不想辦婚禮,卻被家人斥責嫌不懂事,完整經歷曝光後引來許多過來人分享慘例,直呼「婚禮就是父母的成果發表會」。(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文章中內容無關/取自 pixabay )
▲一名女網友提到自己和另一半不想辦婚禮,卻被家人斥責嫌不懂事,完整經歷曝光後引來許多過來人分享慘例,直呼「婚禮就是父母的成果發表會」。(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文章中內容無關/取自 pixabay )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結婚是人生中的大事,隨著台灣疫情緩解,有不少新人打算重新規劃婚宴,邀約親朋好友一同來分享喜悅。不過近年來也有許多伴侶不打算舉辦婚禮直接登記,但日前有名女網友就提到自己跟父母提出這個想法後,卻被斥責「你不要那麼不懂事」,讓她相當灰心,話題曝光後也釣出過來人分享類似經歷,直呼自己的婚禮結果變成只是長輩們的「成果發表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說婚姻是終身大事,婚禮只是個儀式,但台灣仍有不少傳統婚禮上的特有習俗有著象徵意義,並非過過儀式。日前就有名女網友在PTT的WomenTalk版上發文解釋,自己和另一半今年好不容易存到買房的錢,打算直接登記結婚不辦婚禮,「不想再花錢在結婚的各種禮俗,我們也不懂那些禮俗」。

不過這個想法卻被原PO家長嚴厲斥責「錢的事情是我們(爸媽)處理,該有的禮俗都要有,我們又不是偷偷嫁女兒,你不要那麼不懂事」,這就讓她相當不解,原本只打算發發喜餅,省略婚宴、迎娶等儀式,被這麼反駁後就突然感到龐大壓力,「一是不想花錢父母的錢,二是自己本身很低調,一點都不想變成焦點,也沒有一般女生有夢幻婚禮的夢,光想到要穿婚紗跟一堆人寒暄拍照就全身不舒服了,還要面對一堆親戚就覺得尷尬癌末期!」。

▲「鄉村辦桌」或「飯店喜宴」,每個人都有每個的選擇。(圖/NOWnews資料照)
▲傳統婚禮有不少習俗背後含有象徵意義,也是某些傳統家庭堅持要求結婚辦婚宴的原因。(圖/NOWnews資料照)
遇到父母的反對後,她也無助的發文求解「不知道有沒有女生跟我一樣怕婚禮怕得要死的,不辦婚禮真的就不懂事嗎?現在不是流行裸婚?」,而話題曝光後討論串也掀起不少迴響,其中就有過來人也分享了自己的切身之痛「說真的,鄰居爸媽、朋友會說你大肚子不敢辦婚禮,有的會說你是做人小三」、「聽過一個是某阿伯兒子娶老婆沒辦婚禮,謠言說媳婦是他的小老婆,兒子是掩護」、「婚禮是父母的成發啊」、「因為孩子的婚禮是父母的成果發表,而且要回收紅包錢」、「婚禮根本就是爸媽的成發,連發餅也不願妥協真的是...發餅不就也是昭告天下了嗎」。

不過留言中也有鄉民站在另一個角度建議原PO「如果父母想辦,我覺得不用這麼排斥,當天會有不少久沒見的親朋好友,他們應該開心」、「結婚是喜事也是隆重大事 要溝通的事情很多,你也不用一下打死說就是不辦,可以簡單又有儀式感,各取所需」、「覺得可以參考父母意見,父母會這麼嚴肅,有可能親戚中有很多洪水猛獸,需要讓他們 閉嘴」。(編輯:楊智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