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煩惱交換一杯咖啡?《Black or White Café》與傷共存

▲在《Black or White Café》裡,老闆的「食療」不只療傷也療心。(圖/鏡文學提供)
▲在《Black or White Café》裡,老闆的「食療」不只療傷也療心。(圖/鏡文學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咖啡店林立,走到外頭就可以看見知名連鎖品牌充斥在大街小巷,而咖啡店對於許多人來說,不只是喝杯咖啡的消費場域,也有可能是等一個人的中繼站。有些人也將咖啡店打造成一個不受限制與拘束的環境,或是能暫離都市喧囂,把自己隱藏在巷內的世外桃源。在作家霏太長期觀察之下,她所打造的《Black or White Café》,小小坪數的咖啡店,竟然存在世人所認為的非黑即白道德觀念,唯獨在吧檯中間的座位底下,則是用灰色的底色包圍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間咖啡店裡,透過老闆王脩的「食療」,會發現療傷的能力成為我們日常需要不斷培養的軟實力,在走出低潮的黑洞過程中,能遇到一起陪伴自己同行的夥伴,在無助的時候願意伸出那雙手,真實感受到的那種溫暖,將會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資產。

《Black or White Café》咖啡店老闆王脩就像是生活中的智者。在他的咖啡店內,除了採取預約制,到店內消費也禁止使用手機拍照打卡,只接受客人分享煩惱。他不受網路評價所影響,同樣的,他也不隨意對來店的客人給予評價。而來到咖啡店的顧客們,有些揹負著感情第三者和逃避未婚妻負心漢的罪名,還有被公司同事霸凌的女同事,每個人選定自己有安全感的位子,訴說著自己的故事。但之後才慢慢發覺到,那些看似表面的犯錯行為和受害的情節,到底是出於自願還是被動的?那些表面的罪名,是否就能直接否定他們的人生?而在事情裡的受害者,又是否真的令人同情?或者他們也可能是加害者之一?

透過王脩的咖啡店,可以感受每個來店顧客的人生故事,還有老闆王脩所經歷過的創傷。撇除那些網路上的紛紛擾擾,實際的感受人和人之間連結,才會理解到,每個人的人生裡,其實互相原諒和放下才是人生最大的課題之一。若是有機會走進這間咖啡店,你會想和老闆王脩分享什麼煩惱呢?

原文授權轉載自「鏡文學」文/霏太

《Black or White Café》於鏡文學官網連載中,閱讀請點>>>https://bit.ly/2Zm1lJU

beanfun!文學星 鏡文學熱門小說強榜登陸,立即體驗>>>https://lihi1.com/QSKdU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