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人物/千萬超跑換瓷碗 世界唯一薄胎瓷在鶯歌

文/陳錦欣

你看過會跳舞的碗嗎?金氏世界紀錄最薄的碗產自中國景德鎮,被稱為「蛋殼碗」厚度為0.8mm,然而在臺灣陶瓷重鎮鶯歌,藝術家黃正南經過多年鍥而不捨的研究,居然從夢中得到配方,成功做出厚度僅有0.1 mm的蛋膜碗,薄如蟬翼的半成品被黃正南輕輕一吹,優雅在手掌心上轉動翩翩起舞,黃正南的作品吸引企業家好友,不惜用千萬超跑,也要換取獨一無二的藝術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藝術家黃正南經過多年鍥而不捨的研究,居然從夢中得到配方,成功做出厚度僅有0.1 mm的蛋膜碗。(圖/記者詹皓帆拍攝       

民國60年鶯歌外匯亮眼 盛時期2000家陶瓷廠

黃正南從小就跟著祖父與父親接觸陶瓷,在鶯歌陶瓷業最輝煌的時代,同時有2000家陶瓷廠同時做陶瓷外銷的工作,民國60年代,鶯歌陶瓷主要銷往歐洲與美國為大宗,鶯歌成為臺灣賺取外匯最多的鄉鎮,隨著時間的變遷,本土勞工資上漲,陶瓷產業漸漸移出到工資較低廉的國家,今時今日鶯歌所剩的窯廠寥寥無幾,陶瓷業開始轉型以欣賞收藏的「藝術陶」為主,黃正南回憶道「當時我貼招工人的告示在門口,一個工人騎摩托車到我門口,問說一天多少錢,我說2000塊有,是最低2000喔!都請不到人。


獨創薄胎瓷工藝技法 憂失傳高薪聘兒回家

說起為何會開始研究「薄胎瓷」,是因為黃正南剛好經歷了鶯歌瓷由盛轉衰的時期,當他去景德鎮旅遊時,看到金氏世界紀錄的蛋殼碗,那晶瑩剔透的質感讓黃正南躍躍欲試,當他靠自己揣摩做出一樣厚度的蛋殼碗時,他又起心動念:「或許還可以更薄」,這個想法令黃正南茶飯不思,整天待在工作室裡研究,當時的他瘦了整整10公斤,經過好幾年的時間,他的失敗品總計虧了上千萬餘,家人力勸黃正南就此作罷,但他不顧全家人的反對,依然在工作室裡焚膏繼晷,終於在一次夢中得到了尋覓已久的配方,成功做出了第一個「蛋膜瓷」碗,會稱作蛋膜瓷是因為比景德鎮的「蛋殼瓷」還要薄,在展覽中黃正南為作品取名「薄胎瓷」用意是要讓普羅大眾一目瞭然,瓷器可以做到比紙還要薄。

▲
黃正南的失敗品總計虧了上千萬,但他不顧全家人的反對,依然在工作室裡焚膏繼晷。(圖/記者詹皓帆拍攝 

薄胎瓷碗的製作方式,跟一般的陶瓷製程大相徑庭,所以目前為止能做出薄胎碗的只有黃正南一人,「我做大陸那個蛋殼瓷碗,百分之七十可以成功,要做到我這個(蛋膜瓷)可能不到百分之一」、「因為很怕它破,每次做都心驚膽顫」因此要買薄胎碗並非有錢就可以,還要一絲絲的運氣,薄胎碗的製程無法公開,黃正南只好祭出時薪5000元的高薪,吸引兒子黃笠凱回家幫忙,手把手的教導要將最珍貴的技法傳承下去。

▲
黃正南憂心技法失傳,只好祭出時薪5000元的高薪,吸引兒子黃笠凱回家幫忙。(圖/記者詹皓帆拍攝 
鶯歌陶瓷業從外銷轉型到觀光休閒,老街有許多物美價廉的陶瓷品,但那些千篇一律的產品都不是黃正南所追求的,因為做跟大家一樣的東西,只會衍生惡性的削價競爭,黃正南堅持自己的作品除了要獨樹一格,還要是別人無法模仿的,因此對土、對釉都要專精的研究,這也成就他的陶藝作品無可取代的大師地位。


黃正南小檔案

年齡:66

家庭:已婚、育有11

現職:黃正南薄胎瓷碗工作室負責人

學歷:鶯歌初中畢業

愛好:開車、創新作品、製作瓷器


《NOWnews今日新聞》,推出專題企畫《#Tag人物》,不用過多的視覺包裝,更沒有花俏的特效動畫,我們希望最真實呈現人物主角的生命故事。衡量成功人生的指標,從來不該是世俗眼裡的單一標準,夢想有千百種可能。讓我們用不同的視角,看見追夢的勇氣和堅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