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色變的「貓瘟」

彭巧蓁

原本「貓瘟」這一詞已經幾乎被人們淡忘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想到臺灣近年來卻陸續爆發貓瘟的疫情,

讓許多主人重新正視這個可怕的貓貓疾病。

但於預防勝於治療,

就讓小編幫助各位主人好好見識這位名叫「貓瘟」的敵人,並將之擊退。

揭開「貓瘟」的神秘面紗

貓瘟(Feline distemper),

其實是「貓泛白血球缺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

「貓傳染性腸炎(Feline infectious enteritis)」的俗稱,

是一種由「貓小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致死率極高,是喵喵和主人的頭號大敵。

這種貓小病毒會抑制骨髓的造血細胞,使白血球數量急遽下降,

最後因為白血球不足及出血性腸炎造成脫水、失血過多而死亡。

貓瘟在貓科動物裡十分常見,能傳染給所有貓科和浣熊科的動物,

具有高度傳染性,其戰力不容小覷。

貓瘟的攻擊策略

一般以接觸傳染為主,

也可經由吸血昆蟲或蚤類傳染,或是經由接觸被汙染的環境而感染。

貓瘟主要活動於沒有接受疫苗的野貓和幼貓身上,

透過貓與貓之間的接觸、貓與已被汙染的環境接觸,而染上貓瘟;

若有環境被貓瘟汙染,其病毒的傳染性可達數年之久。

感染源主要來自於急性感染期喵喵的排泄物、唾液、嘔吐物。

雖然貓瘟好發於小喵喵身上,但其他年齡層的喵喵也很危險,

尤其喵喵的生產季節更是感染的高峰期。

雖然貓瘟的致死率極高,但依然有活命的可能性,

而患病的喵喵在痊癒之後,仍會藉著排泄糞便和尿液的方式,

將體內的毒素清除,這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然而痊癒後的喵喵在這幾個月所排泄的糞便和尿液,極具傳染性,

很容易讓其他未染病的喵喵因此得病,甚至污染當地環境。

貓瘟全面開戰啦!

當喵喵一旦感染上貓瘟後,

貓小病毒會先在口咽部進行局部增殖,再轉往血液循環以致「病毒血症」,

接著尋找快速分裂的細胞

(例如幼貓的小腦組織細胞、其他年齡層喵喵的腸黏膜細胞、淋巴組織、骨髓)擴大感染;

一般潛伏期為4~5天,

但由於貓瘟常常來的又急又嚴重,

以至於不到6個月的小喵喵常常在飼主發現以前就罹病而死。

臨床症狀為:

  1. 深褐色血痢、腹瀉、腥臭味的便便(患病後期會帶血)
  2. 急速脫水、厭食、抑鬱、貧血、精神差
  3. 高燒(40℃以上)、持續性嘔吐(黃綠色)、鼻有黏性分泌物
  4. 懷孕母貓發生死胎、流產或胎兒吸收
  5. 新生的幼貓出現小腦缺損、視網膜損傷


迎戰貓瘟!

若家中不只一個貓寶貝,主人應將病貓和其他喵喵隔離,

因為病貓的所有分泌物都內含高傳染性的病毒。

雖然現今的醫學還未出現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病毒性疾病,

因此獸醫在對付貓瘟時,主要是採「對症治療」的方式,

主人要好好跟獸醫確認用藥狀況,回家後要按時按量的照顧生病的喵喵,

以下是治療貓瘟的4大原則:

  1. 治療的初期要禁食、禁水,直到胃腸炎被控制住,
    因為貓瘟病毒對胃腸道的傷害較強
  2. 補充並維持體內水分,控制脫水情形並維持電解質平衡
  3. 選用廣效性的抗生素控制喵喵病情,並預防二次感染
  4. 補充喵喵的養分,讓喵喵增強免疫系統對抗感染,
    這必須等喵喵不再嘔吐或嚴重下痢時


對抗貓瘟的防禦戰略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貓瘟是可以被預防的,

小喵喵必須在出生8~10周時開始定期施打疫苗,

只要疫苗施打完整,就可以預防貓瘟的突襲。

由於貓瘟病毒對許多消毒劑具有抵抗性,

所以在飼養新喵喵之前,

主人可以先用1:32的家用漂白劑針對飼養環境徹底消毒,

若消毒未完整,很有可能讓新喵喵感染貓瘟;

新喵喵也必須在注射疫苗滿兩周產生抗體後才能加入新家庭,

避免中間發生任何變化而傳染給其他喵喵。

定期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禦策略!

貓瘟的最大敵人莫過於「貓泛白細胞缺少症病毒滅活菌」、

「貓泛白細胞缺少症病毒弱毒苗」這兩種疫苗,

不過「貓泛白細胞減少症病毒弱毒苗」不適用在懷孕的母貓、4周以下的小貓仔,

施打疫苗之前還是得先請獸醫評估!

而在一般動物醫院內施打的三合一疫苗、五合一疫苗,

也能完整預防貓瘟的發生,

還能預防貓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貓白血病…等疾病的感染呢!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貓瘟後還能存活下來的喵喵,會對此病終生免疫!

但凡是與病貓直接或間接接觸的物品都須經過消毒,

而治癒後的喵喵也會長期排出體內的病毒,

專家建議染過貓瘟的喵喵還是隔離飼養會比較好。

攝影者: Linda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linda54100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