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廟的地方就有市集/浴火重生!基隆廟口奠濟宮

基隆廟口。(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圖/連宜方攝)

黃彥昇

到了基隆火車站不能錯過的景點絕對有基隆廟口夜市!基隆廟口夜市位於奠濟宮周圍,規模不大卻也聚集了上百攤小販。基隆著名小吃鼎邊趖、大腸圈、天婦羅、泡泡冰、營養三明治、碳烤三明治等美食,走一遭基隆廟口夜市一次滿足!
基隆奠濟宮。(圖/連宜方攝)
基隆奠濟宮。(圖/連宜方攝)
基隆奠濟宮建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主祀開漳聖王,因此又稱聖王廟、聖公廟、聖王公廟,奠濟宮與基隆城隍廟、基隆慶安宮並稱為「基隆三大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隆在清領時期的漳泉械鬥相當嚴重、慘烈,漳州移民先泉州移民一步開發基隆,漳州移民順利佔得了港口一帶,晚來的泉州移民則佔得七堵、暖暖內陸一帶;雖然看似分配均勻,但衝突、械鬥仍不斷,兩方皆搬出自己的守護神示威,泉州移民多信仰雙忠尊王(俗稱尪公),漳州移民多信仰開漳聖王(俗稱聖公),雙方拚搏之時請出守護神祈求勝利、保佑死傷數少,激烈時連神像也慘遭波及,因此有「尪公無頭殼,聖公無手骨」的俗諺。

奠濟宮主祀開漳聖王。(圖/連宜方攝)
奠濟宮主祀開漳聖王。(圖/連宜方攝)
漳州移民原本在外木山的山坡地上搭小廟祀奉開漳聖王,後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得板橋林家捐地(玉田街)建廟,而後又得當地仕紳捐獻香油錢將廟遷於現址。說奠濟宮命運多舛一點也不為過,西元1884年的中法戰爭,當時奠濟宮曾短暫作為軍事據點,卻因清軍要命的疏失引爆詭雷,造成奠濟宮部分損毀;西元1895年的乙未戰爭,抗日軍將奠濟宮作為彈藥儲放處,卻又因管理失當引爆水雷,再次造成損毀;西元1940年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轟炸基隆市區,奠濟宮再次受到波及而損毀,西元1964年整建完成後樣貌維持至今。

輔勝將軍。(圖/連宜方攝)
輔勝將軍。(圖/連宜方攝)
輔順將軍。(圖/連宜方攝)
輔順將軍。(圖/連宜方攝)
小編觀察了一下大概是哪些強者可以抗拒廟口的美食誘惑而走進奠濟宮呢?發現主要還是在地人為主,媽媽帶著小孩進廟拜拜、搬到外地讀書的學子、帶領外國人觀光的基隆人等……可見在地人與奠濟宮的情感連結仍相當緊密!下次到基隆廟口千萬不要眼裡只有美食,走進奠濟宮看看吧。

基隆廟口美食-螃蟹羹。(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螃蟹羹。(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碳烤三明治。(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碳烤三明治。(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營養三明治。(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營養三明治。(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泡泡冰。(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泡泡冰。(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酸梅湯。(圖/連宜方攝)
基隆廟口美食-酸梅湯。(圖/連宜方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