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名廟打卡/找尋記憶中的味道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圖/記者連宜方攝)
大稻埕慈聖宮。(圖/記者連宜方攝)

黃彥昇

在大稻埕慈聖宮前的大榕樹下,有一群攤商幾十年如一日的在廟埕擺攤賣庶民小吃,更有一群忠實的饕客,散步、騎單車到這棵大榕樹下,他們不在意沒有冷氣,也不在意室外小蟲子,他們吃在嘴裡是美食,暖在心裡是這裡幾十年不變的人情味。
大稻埕慈聖宮。(圖/記者連宜方攝)
大稻埕慈聖宮。(圖/記者連宜方攝)
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和法主真君廟、台北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大稻埕慈聖宮為福建同安縣移民所祭祀的媽祖廟,在清朝嘉慶年間,由同安縣移民恭請來台,最初立祀於艋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慈聖宮主祀媽祖。(圖/記者連宜方攝)
慈聖宮主祀媽祖。(圖/記者連宜方攝)
西元1853年,艋舺頂郊的三邑人因為想要穿越池沼, 並脅迫燒毀當時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清水巖,還偷襲了住在下郊的同安移民,這就是歷史上的「頂下拼郊」事件。同安人為了保命只好遷徙至大稻埕,媽祖神像也隨同安人一同遷移,西元1866年,於廟前碼頭重建廟宇。後經歷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拆除廟宇,西元1914年於現址重建完成,原貌留存至今。

慈聖宮前的廟口小吃。(圖/記者連宜方攝)
慈聖宮前的廟口小吃。(圖/記者連宜方攝)
慈聖宮最大的特色除了媽祖外,當屬廟前的小吃了,每天一大早在攤商彼此間此起彼落的問候聲中開始營業,這裡賣的不是夜市小吃,而是許多人口中「老台北」的味道,土魠魚、吻仔魚、清湯、鹹粥等,點好了就在廟前大榕樹下隨意擺設的位子享用,就算和一旁的客人併桌也無所謂,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美食面前是沒有陌生人的,有時候甚至還會遇到邀請你一同分享菜餚的陌生人呢!

有人說這條廟口小吃街是台灣文化遺產一條街,由此可見這個市集在民眾心目中的分量,近幾年,更有許多港澳觀光客、日本觀光客特地到這裡看文化、吃美食,榕樹下的美食饗宴對他們來說可是第一次見到!

慈聖宮廟口小吃。(圖/記者連宜方攝)
慈聖宮廟口小吃。(圖/記者連宜方攝)
有人說到這裡是要「品生活」的,絕對不是「品高級」的,你可以攜家帶眷到大稻埕走老街、再到慈聖宮看看媽祖,最後一定別忘了到廟口前的小吃街「品生活」,可是別太晚來,這裡的攤商下午三點前就收光光了喔!

資料參考:
臺北旅遊網-大稻埕慈聖宮
維基百科-大稻埕慈聖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