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誠心製好香 以心交心傳承百年香火

「沾黏仔、扭轉香支、再沾中藥粉,最後抖去多餘的粉」一連串的步驟十分繁複,沒有多餘的動作。(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沾黏仔、扭轉香支、再沾中藥粉,最後抖去多餘的粉」一連串的步驟十分繁複,沒有多餘的動作。(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黃彥昇

「香香,香茶油」(閩南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老明玉香舖的第一代黃燦在艋舺西昌街一帶挑扁擔沿路叫賣的聲音,當年遭遇家道中落的黃燦一路從台南北漂到台北,上午製香下午賣香,當時販賣香隻與香茶油沿街叫賣,逐漸地讓自己的手藝得到了認同,當地的玄天上帝廟逐漸看到了黃燦先生的認真和品質,逐漸和他訂購,也奠定了當時的基礎。這樣的家族企業逐漸傳承,到了第二代的黃得意時,搬進了貴陽街上的現址,於是不只賣香,更有金紙等拜神明用品出現,60、70年生意當好,黃得意夫妻倆一個負責文市(零售),一個負責武市(批發)南部至屏東,北部則販售到宜蘭羅東地區。

「那時候賣一天香可以吃一個禮拜的飯」當時的老明玉香舖時常忙到凌晨三點才收店,休息片刻後,清晨六點又開始營業,年輕時的第三代黃條原看著父母忙進忙出,初中畢業也跟著父親學做香,慢慢做慢慢經營,直到40歲正式接手製香家業。

「香是與神明溝通的管道,煙則代表我們的心」拜神其實是學祂的精神,並不是拜神就會得到保庇,而是我們的心會保佑自己,要以心對心神明就會保佑。(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香是與神明溝通的管道,煙則代表我們的心」拜神其實是學祂的精神,並不是拜神就會得到保庇,而是我們的心會保佑自己,要以心對心神明就會保佑。(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老明玉香舖製香百年,拜拜也與香密不可分「香是與神明溝通的管道,煙則代表我們的心」拜神其實是學祂的精神,並不是拜神就會得到保庇,而是我們的心會保佑自己,要以心對心神明就會保佑。短短一段話,道盡信仰的根本,老闆黃條原所傳達的信仰,是要有「心」更要「誠」,用「誠心」敬重神才是最重要的,回想傳承四代的香業,卻不曾因時代改變,「用上好的漢良,真材與實料,堅持誠心製香」。

「沾黏仔、扭轉香支、再沾中藥粉,最後抖去多餘的粉」一連串的步驟十分繁複,沒有多餘的動作。(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沾黏仔、扭轉香支、再沾中藥粉,最後抖去多餘的粉」一連串的步驟十分繁複,沒有多餘的動作。(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沾黏仔、扭轉香支、再沾中藥粉,最後抖去多餘的粉」一連串的步驟十分繁複,沒有多餘的動作,師傅做得流利且俐落,製香既耗時又費力,以前生意好的時候,要一個月做一次,現今三個月一次甚至只要半年就足夠,製香師傅數量也銳減,自從提倡環保與禁香政策,減少香隻數勢在必行,從七支變三支到一支最後雙手拜拜,老明玉香舖也默默受影響。

但身為製香師傅的黃條原,卻覺得不管有無拿香祭拜都沒關係,還是老話一句「心誠則靈」。我們正愁傳統香舖式微的當下,真正製香賣香的師傅不但已順應世代而轉換心境,還始終堅持用「心」以待。仔細想想,其實只是我們緊守著傳統,傳統與信仰會永遠常在。

今天,老明玉依舊延續著台灣眾多宮廟的香火,願好香能讓虔敬的心上達天聽,願諸天神佛依憑香火延續,繼續護佑著台灣。

老明玉依舊延續著台灣眾多宮廟的香火,願好香能讓虔敬的心上達天聽,願諸天神佛依憑香火延續,繼續護佑著台灣。(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老明玉依舊延續著台灣眾多宮廟的香火,願好香能讓虔敬的心上達天聽,願諸天神佛依憑香火延續,繼續護佑著台灣。(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城西營運中心提供/特展平面攝影賴彥茹、徐佳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