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權/結婚很好,單身也不錯

 ▲只要認真體驗這些變化, 並接納最後的結果, 讓自己活在最理想的狀態。(圖/Shutterstock)
▲只要認真體驗這些變化, 並接納最後的結果, 讓自己活在最理想的狀態。(圖/Shutterstock)

姊妹淘

若考慮要結婚、或單身,三十歲前後,是個很不錯的決策時機。或許,未必要在這個時候做出不可動搖、或絕不改變的確切決定,但至少人生的方向,會從此漸漸明朗。往後你做的每個生涯的決定,都會比較有邏輯,也比較能說服自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常有三十歲左右的大女孩,來找我諮詢感情的問題。如果她這時候面對的是一段「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關係,我都會要她盡速考慮清楚,無論去留都不要拖延。因為,這將是決定往結婚、或是單身很重要的關鍵時機。

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如果人生的規劃裡有「結婚生子」這個里程碑,三十歲前後, 會是十分關鍵的年紀。以下我舉一個比較正向的實例來說明。

如果一個女生到了三十歲,發現眼前這個交往的對象並非可以共度終生的伴侶,就必須要在這個階段,趕快處理分手的事,讓這段感情得以善終。接著,以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休息養生,看是否有機會結識到另一個可能會是結婚對象的男子;再透過一到兩年的交往,在相處中認識對方,進而決定共度一生,就有可能在三十五歲之前結婚,四十歲之前懷孕,生兒育女。

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沒有安排妥當的實例。一個明明很想結婚的女孩,在三十歲左右時,沒有認真處理眼前的感情問題。或許是不好意思主動提分手、也不想背上辜負感情的黑鍋,於是一再拖延這段沒有未來的感情,直到年近三十五歲,真的撐不下去才分手。這時候,能夠再找到理想對象的挑選範圍、和成功機率,相對都比較低。

最常聽見的感慨是:「為什麼到了這個年齡,好的男人都結婚了!剩下的,都是被別人挑剩的。」

儘管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推測,未必是一個事實。就算這個時候,遇到一個被別人挑剩的男子,卻正好是妳心中的白馬王子,從認識、相處、理解,到決定結婚,但妳的年紀也快接近四十了,名符其實地成為一個「高齡產婦」,徒增生兒育女的風險。

甚至,還有一個更不理想的狀況,就是明明有結婚的期待與渴望,但就這樣陰錯陽差地,沒有再碰到自己真心喜歡的對象,因而被動地成為單身一族。

無論你是男性或女性,若到了將近四十歲,才「被動地」成為單身,跟那些三十歲的時候,就「主動地」決定自己要單身的人,因為心態不同,處境也就大異其趣。

來到大齡以後,才「被動地」成為單身的人,面對獨自過活的人生,難免會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惶恐、近似懷才不遇而遇人不淑的感嘆,甚至,還會對前任情人耽誤自己的青春而滿懷抱怨。
反觀三十來歲,就「主動地」決定自己要單身的人,在收入理財的規劃、人際交友的準備、身心健康的鍛鍊,比較有機會讓自己站在積極掌控人生的位置上。

能在規劃之內的結婚,很好。你可以跟自己所選擇的人生伴侶,組成家庭,共度一生。不論是否養兒育女,都是可以彼此相伴。

主動選擇單身,也沒有不好。只要不會成為家人和社會的負累,能夠自己照顧生活起居,擁有財富自主的能力,甚至還因為沒有家累,有餘力照顧其他親友,甚至把愛和金錢,布施給社會上需要這些資源、但彼此陌生的對象。

即使在年輕時主動選擇結婚,人生最後終必是剩下一個人,不妨先擁有獨自生活的能力,也能接受和別人共同過日子的心理準備。這是你在二、三十歲時,就可以認真來思考的課題。
更何況,一個人在感情狀態上的快樂與否,並不是取決於結婚、或單身。而是無論結婚、或單身,都是出於自己的選擇,而且都有能力讓自己因為獨立而自由。

即便是和年輕時所規劃的狀態不同,例如:本來想結婚的人,後來變成單身;本來想要單身的人,後來結婚了。只要認真去體驗這些變化的過程,並接納最後的結果,讓自己活在最理想、也做好最佳準備的狀態,都將是很幸福的人生。

#只要認真體驗這些變化, 並接納最後的結果, 讓自己活在最理想的狀態。


本文出自《再難過,也終會度過》悅知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