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遊戲橘子集團人力資源總監張文杰表示:「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縮減,企業普遍面對人才短缺;而優秀人才將對工作上的彈性有更多的要求,未來工作模式會讓招聘人才的時空範圍更加廣泛。」他同時分享,橘子集團積極進行人力資源變革,把休假的權力交給員工,同時透過Google workspace有效率的進行溝通合作。

呂亞樵提到遠距辦公「安全感」很重要,第一時間發現員工在家工作硬體設備有不足的地方,就立即提供「設備租借」,甚至發放1000美元(約28,895元台幣)的設備補助費用,來改善遠端工作的環境。Google 手機硬體專案經理劉兆洋分享,改善了設備上的不足後,員工可以在更有彈性的環境下工作,長期下來對生產力會是正向。
迷思二:混合辦公難以建立聯繫、兼顧人際互動?
根據Google 內部調查顯示,WFH員工最想念實體辦公環境中的人際互動和連結。在遠距辦公下,62% 的受訪者表示,與同事交流的機會有限,對職業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超過 70%則認為,主管和員工間的信任需要改進。
張文杰觀察,遠端辦公對遊戲公司的員工來說接受度高,而WFH一開始最大的挑戰就是「線上會議」,為了提高效率,會在線下先進行文字討論聚焦議題,之後再拉線上會議更能精準討論。
迷思三:企業管理者如何在不同的員工需求中取得平衡?
呂亞樵認為在制度面可以提供員工表達意見管道並回應。劉兆洋則以棒球賽來舉例:「主管就是教練,要幫助球員(員工)找到合適的位置。」主管需要的營造合適環境,並給予清楚目標,打造團隊成員間的對等「尊重跟信任」。

張文杰認為未來的工作模式會更彈性、多元,而且界線模糊,企業應整合軟硬體設備、協助員工調整工作習慣,並做好主管階層的訓練機制,讓混合辦公模式的內部溝通更為順暢。呂亞樵表示,科技有助於重塑未來工作模式,但 Google 更相信建立一種擁抱彈性的文化,可以更事半功倍,其中「持續聆聽員工是王道」,同時做出調整找出最好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