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公衛檢疫量能 專家建議密切接觸者解隔離免PCR

▲王任賢今(25)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快篩存在的「偽陰性」問題,僅針對快篩陽性進行PCR採檢沒有意義。(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王任賢今(25)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快篩存在的「偽陰性」問題,僅針對快篩陽性進行PCR採檢沒有意義。(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我國確診個案持續暴增,昨(24)日飆破單日5千人,而指揮中心日前已公告新版匡列隔離、解隔流程,密切接觸者需進行10天的居家隔離,而解隔離條件仍包含快篩陽性者需進行PCR採檢,不過中華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今(25)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快篩存在的「偽陰性」問題,僅針對快篩陽性進行PCR採檢沒有意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國確診人數迅速攀升,為維護我國醫療、檢疫場所量能調配,指揮中心日前也公告了新的密切接觸者認定與匡列標準,只要與確診者曾有過密切接觸,就須進行10天的居家隔離,並於期間進行兩次居家快篩,若出現陽性則需進行PCR採檢,解隔亦然。

對此,王任賢指出,快篩試劑會有不準的原因,是因為採檢的方式不對,因此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偽陰性」,假如快篩大量的使用在低風險族群,那麼真正的確診者就很難測得到,因此,如果讓民眾使用家用快篩作為解除隔離標準,那麼對於快篩陽性者進行PCR採檢就沒有必要,「因為一定會有很多偽陰性、無症狀個案進到社會中。」

在我國爆發大規模染疫的狀況下,維護PCR採檢量能便重新成為課題,「因為如果是確診者,那一定是要PCR採檢為陰性後才能回歸社會的」,而遭匡列需要居家檢疫的人數劇增,也增加PCR採檢需要的時間,重點在於讓公共衛生檢測體系能持續有效運作。

那麼對於「偽陰性」後回歸社會的確診者該如何防範?王任賢說明,疫情已在本土大規模爆發,大部分的民眾也已經接種了3劑疫苗,在中、重症患者少的狀況下,應以現行的非藥物介入公衛手段進行防治,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也不用過度頻繁使用快篩試劑。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