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局辦「採菁打藍」工作營 尋回瀕臨消失菁藍技藝

▲水保局辦「採菁打藍」工作營,參與民眾動手體驗在溪邊染布古法,興致高昂。(圖/主辦單位提供)
▲水保局辦「採菁打藍」工作營,參與民眾動手體驗在溪邊染布古法,興致高昂。(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金武鳯/台中報導

200年前盛極一時藍染產業,如今已告沒落。為了找回昔日「採菁打藍」記憶,水保局臺北分局攜手基隆傳統文藝農業協會,今日在大菁休閒農場舉辦「菁藍百年歷史•找回傳統打藍記憶」工作營,邀請社區民眾從採收大菁、打藍與製作藍靛、溪邊染布,親自動手體驗傳統「採菁打藍」古法技藝,深入探索瀕臨消失的產業文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保局臺北分局洪繼懋副分局長表示,藍染體驗活動很普遍,天然染料來自植物「大菁」,也漸漸廣為人知,但親手製作天然染料卻是難得的體驗!基隆市暖暖區大菁休閒農場,多年來,不僅推動染布體驗課程,更默默於當地長期復育大菁,此次在大菁休閒農場舉辦「採菁打藍」工作營,不僅要帶領民眾找回傳統古法技藝,也是綠色旅遊一大亮點。

▲水保局辦「採菁打藍」工作營,邀請社區民眾參與,從體驗古法技藝,尋回瀕臨消失菁藍記憶。(圖/主辦單位提供)
▲水保局辦「採菁打藍」工作營,邀請社區民眾參與,從體驗古法技藝,尋回瀕臨消失菁藍記憶。(圖/主辦單位提供)

洪繼懋副分局長表示,暖暖得天獨厚,老天賜予潮濕多雨的氣候,適合大菁生長,加上臺灣地層相對年輕,生產的藍碇色澤飽滿,顏色深邃,大受肯定。1830~1870年間,轄區內「菁行」林立,鄰近的平溪、瑞芳一帶種植大菁者亦運送至暖暖,暖暖成為染料集散中心,極為風光。

洪副分局長指出,如今藍染產業雖然沒落,大菁植物仍在,傳統「採菁打藍」的古法技藝,仍可透過體驗活動設計,從採收復育、打藍與製作藍靛、溪邊染布等一連串的工作營活動,帶領遊客深入理解消失的產業文化。

▲此次活動完全復刻先人打藍染布情境,民眾採集大菁後,運回菁葉放置「菁礐」,再進行打藍作業。(圖/主辦單位提供)、
▲此次活動完全復刻先人打藍染布情境,民眾採集大菁後,運回菁葉放置「菁礐」,再進行打藍作業。(圖/主辦單位提供)、

尤為特別的是,先人過去製藍時,需在溪邊鑿刻出染料池「三圓一方」共四座池子,也就是「菁礐」,才能完成藍靛製作。這次活動實施場域,完全復刻先人打藍染布情境。遊客入山採集大菁之後,運回菁葉,並放置到「菁礐」再進行打藍作業、在溪邊漂洗染布,有古風也有古味,讓參與民眾大為驚喜。

洪繼懋副分局長提到,暖暖生態旅遊的先天發展潛力雄厚,加上地方與周邊區域、機構團體動能強,水保局極為看重,因此挹注補助舉辦活動,希望能為地方旅遊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推動地方設計出更為多元創新的體驗活動,創造地方旅遊風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