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新住民就業?專家提解套

▲外籍配偶時常會面臨難以融入台灣當地的困境。(圖/報系資料照)
▲外籍配偶時常會面臨難以融入台灣當地的困境。(圖/報系資料照)

記者賴正琳/綜合報導

台灣缺工問題日益嚴重,許多產業面臨人力斷層,甚至發生提高薪資招聘人才,卻仍無法填滿人力缺口的窘境。104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便指出今年4月份刊登在104人力銀行網站上的廠商徵才數已突破101萬,創下公司成立26年來的紀錄,足見台灣的工作機會和景氣並未受到疫情重創,然而20至30歲應徵率卻反而下滑,他認為箇中原因是台灣長期「高工時和低薪」的結構性問題。雖然過往企業和政府嘗試增加移工人數,然而全亞洲都面臨缺工危機,台灣的低薪和高壓工作環境恐怕無法吸引更多移工來台,改善制度和促進工作環境成長才是如今台灣就業市場的解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委洪申翰長期關注移工議題,並為人權問題發聲。立委洪申翰辦公室副主任劉盈君指出,移工或新住民在就業市場上面臨資訊權利不對等、不平等合約、勞動條件和救濟困難等問題。目前勞動部推出LINE@移點通,透過四國(英文、印尼文、越南文、泰文)語言版本為移工提供訊息推播,她期盼未來這項服務能夠做到更多業務的包攬,像是哪些雇主在找移工、居留跟工作權時間等等;而目前聘僱許可也能翻譯成移工的母國語言讓他們可以拿到,並在申請時可以使用。透過立委洪申翰及支持移工權益的民間團體的努力,原本患病的移工被規定需要「獲得雇主同意才能在台就醫」,如今原本移工感染肺結核可以自己同意就可在台接受都治治療,不需要雇主同意。還有包括一站式入國服務對移工來說也相當有助益,在疫情期間,移工入國後是由政府負責前段事務,像政府接機、講習、送到雇主家等工作,吳盈君期許未來也能繼續維持一站式的入國服務,也因目前疫情期間入境移工較少,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點去推動此服務。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圖/記者黃宣尹攝影,2021.12.08)
▲立委洪申翰和辦公室幕僚團隊長期關注移工議題,並為人權議題發聲。(圖/記者黃宣尹攝影,2021.12.08)
首位新住民立委林麗蟬也認為除了移工之外,新住民面臨很嚴重的就業問題。「很多台灣老闆、店家,看到新住民來應徵,就會不給勞健保,也不給基本薪資,做多少算多少,或是有工作叫她來、沒有叫她回去,而且這些壞雇主一次兩次欺壓成功,就會一直下去。新住民的職場權益流失,但會覺得花時間爭取自身權益,不如去找下一份工作就好了,惡性循環下變成如今缺工的社會現況。」

除了學習國語外,外籍配偶時常會面臨難以融入台灣當地的困境。林麗蟬指出,新住民在學習中文後,發現另一個問題,到了苗栗、到了南投,很多人只講客家話和原住民語,像是有位姊妹說,她當時嫁到台灣很辛苦,因為她嫁到原民部落,直到生了第4個小孩以後,才能夠順利地講原住民話。而這些實際情況的難題,需要靠台灣政府投入幫助,例如開設閩南語、客語或原住民語班,彌補新住民的語言障礙問題。

▲林麗蟬是台灣首位新住民立法委員,雖然已卸任,但仍持續關注新住民議題。(圖/記者蔡政勳攝)
▲林麗蟬是台灣首位新住民立法委員,雖然已卸任,但仍持續關注新住民議題。(圖/記者蔡政勳攝)
目前我國在4月上路的《移工留才用久方案》是政府積極支持移工歸化成新住民的政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表示,適用該方案的產業類別包括製造業、營造業、海洋漁撈、農業(限外展、農糧)、機構看護及家庭看護,或其他經部會指定之國家重點產業。移工工作滿6年,符合條件可轉為中階技術人才,之後再工作5年,薪資達到5萬500元,即可申請永久居留。

轉換中階技術人才的薪資門檻,產業類移工每月經常性薪資要3.3萬元以上,或年總薪資達到50萬元以上、機構看護每月經常性薪資2.9萬元以上、家庭看護每月薪資2.4萬元以上。技術門檻部分,產業類移工只要符合「專業證照」、「訓練課程」和「實作認定」其中一項條件即算合格,若經常性薪資已達到3.5萬元以上,說明技術獲得雇主肯定,則可以免技術條件門檻。社福類移工技術標準則需通過我國語文能力測驗,並完成20小時教育訓練課程。

另一方面,政府也正在想辦法改善「3K產業(即危險、辛苦、骯髒的工作)」的短缺人力問題。勞動部職安署已建置「輔導3K產業資訊整合網」,彙整跨機關對產業有關工作環境改善、安全衛生臨場訪視輔導、及技術升級等多方面資源,所提供之各項輔導方案與措施,能使廠商針對其需求找到適當協助;此外,更分享示範廠商推動整體廠房改善工作環境成效顯著之成功案例,如改善工業通風效能及設備自動化等作法,提供其他廠商學習。

除了多方促進移工、新住民就職,我國的新二代族群或可成為一大人力來源。根據內政部移民署委託中正大學吳啟新副教授所撰寫的《新住民第二代跨國就業可行性研究》,其中指出新二代具備多國語言能力,且台灣對外投資的主要對象與我國新住民的原國籍相當一致, 因此新住民第二代在具備母語以及熟悉當地文化的優勢,倘若能夠獲得高等教育的培育獲得相關所需的技能或職能後,應該具有跨國就業的優勢。

然而大部分的新二代同樣面臨求學和就業的困境,包括原生家庭教育程度較低、身心狀況欠佳、經濟情況差、人際網路欠佳、文化風俗不同等問題。不過,新二代的求學歷程和本土學生並未有差距,根據蔣金菊教授在2005年的研究指出,新移民子女的學習成就並未較一般學生低;另一名教授蕭彩琴在2005年的研究中寫道,學業成就方面,外籍配偶子女與本地子女及配對組相較之下,在國語數學生活課程綜合活動以及健康與體育五大課程領域的表現並沒有顯著差別。

換言之,新二代和新住民對台灣來說,都會是有助益的族群,政府、民間團體和大眾應鼎力支持、放下成見和減少惡質雇主,提供良善的就業環境,將幫助台灣社會改善缺工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